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花呈幕中》
《对花呈幕中》全文
唐 / 高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海棠初发去春枝首唱曾题七字诗。

今日能来花下饮,不辞频把使头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ìhuāchéngzhōng
táng / gāopián

hǎitángchūchūnzhīshǒuchàngcéngshī

jīnnéngláihuāxiàyǐnpín使shǐtó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春枝(chūn zhī)的意思:指年轻人或新生事物,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七字(qī zì)的意思:形容内心不安、焦虑不定。

使头(shǐ tóu)的意思:使出头角,显露头角,表现出才能或能力。

首唱(shǒu chàng)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中的第一次演唱、表演或发表。

注释
海棠:一种春季开花的灌木,花朵美丽。
初发:刚刚开始盛开。
去春枝:春天的树枝上。
首唱:初次吟咏。
七字诗:指七言古诗或绝句。
今日:现在。
能来:能够前来。
花下饮:在花下饮酒。
不辞:不惜,不拒绝。
频把:频繁举杯。
使头旗:使者的旗帜,这里可能指酒杯。
翻译
海棠刚刚在春天的枝头绽放
那时我曾题写一首七言诗赞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饮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初春海棠花开的美丽,以及自己与友人在花下畅饮的情趣。

"海棠初发去春枝"一句,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海棠花是早春时节开放的一种花卉,其鲜艳夺目的色彩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感官体验。

"首唱曾题七字诗"表明诗人在此之前已经对这初发的海棠花有所吟咏,留下过短小精悍的七言绝句。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情,还预示着接下来宴饮时的情感会更为饱满。

"今日能来花下饮"则是诗人对能够在这样的美好时节,与友人们共聚一堂,享受春光、赏花、畅饮的喜悦之情。这里的“不辞频把使头旗”则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欢乐,诗人不厌其烦地举杯邀月,与友人们共同庆祝这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花下宴饮的情景描绘,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点滴提及,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高骈

高骈
朝代:唐   字:千里   籍贯:幽州(今北京西南)   生辰: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晓登多稼亭三首·其二

雨前田亩不胜荒,雨后农家特地忙。

一眼平畴三十里,际天白水立青秧。

(0)

拾柏子

皱壳倾来紫麦新,中藏琼米不胜珍。

胡桃松实何曾吃,却嚼秋风柏子仁。

(0)

夜坐二首·其一

绣帘无力护东风,烛影何曾正当红。

兽炭貂裘犹道冷,梅花不易玉霜中。

(0)

舟中夜坐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0)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一

鹄袍林里过芳辰,闻道春来不识春。

及至识春春已老,于中更老是诗人。

(0)

辛未白鹭一绝

故园苍莽淡烟霏,白鹭翩然下小池。

岂我机心犹未尽,踌蹰四顾复惊飞。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