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芷斋》
《芷斋》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读书往往荷三馀,种芷为斋扁芷居。

眼色拚输药圃,疗班香定入方书

炉飘海国旃檀避,座满嘉宾兰蕙俱。

从此下帷玩易不须更爇小蟾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方书(fāng shū)的意思: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海国(hǎi guó)的意思:指海外的国家或地区。

嘉宾(jiā bīn)的意思:指受邀请的客人或受人敬重的客人。

兰蕙(lán huì)的意思:指芬芳美丽的花草,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才情出众的女子。

飘海(piāo hǎi)的意思:形容漂浮在海上,无所依靠,孤立无援。

玩易(wán yì)的意思:轻而易举地玩耍、处理事情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下帷(xià wéi)的意思:指把帷幕拉下来,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隐藏不露。

小蟾(xiǎo chán)的意思:小蟾指的是青蛙的幼崽,比喻年幼或无经验的人。

眼色(yǎn sè)的意思:通过眼神传递暗示或指示。

旃檀(zhān t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威风凛凛,也可形容事物的色彩华丽、光彩夺目。

鉴赏

此诗《芷斋》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描绘了诗人在芷斋中读书、品茗、赏花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高雅。

首句“读书往往荷三馀”,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读书的时间,充分利用“三馀”(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来充实自己,体现了勤奋好学的精神。

“种芷为斋扁芷居”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以种植芷草作为斋室的装饰,既体现了对芷草的喜爱,也寓意着追求高洁、清雅的生活品质。

“供眼色拚输药圃,疗班香定入方书”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愿意将眼睛的愉悦置于次要地位,而更重视药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具有疗愈的功效,融入了方书之中,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医学的双重热爱。

“炉飘海国旃檀避,座满嘉宾兰蕙俱”描绘了芷斋内的氛围,炉中飘散着来自异国的旃檀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环境。座上宾客满堂,皆是兰蕙之士,象征着高雅的社交环境和深厚的人脉关系。

最后,“从此下帷重玩易,不须更爇小蟾蜍”表达了诗人决心再次沉浸在经典《周易》的学习中,不再需要借助小蟾蜍(古代用来照明的小灯)来照亮阅读之路,暗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热爱学习、崇尚自然的个性特点,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宣召看红木犀赐宴索诗并谢恩

九霞深借晓光披,粟粟轻红荫碧枝。

不逐秋香匀菊艳,要烘花色并彤墀。

凉云收雨颁慈惠,宝幄中天拜宴私。

折得一枝恩所赐,喜如初挂绿衣时。

(0)

和台州卫倅

昔日连墙事可嘉,固应屡见雪中花。

稍收帢帻山房景,欲学孤山处士家。

把酒要陪高士醉,临风未觉此心遐。

销闲只与山为伴,坐数比邻再及瓜。

(0)

题扇二十四首·其十

红槃花上绿烟微,风转天香暖著衣。

行遍四桥闲伫立,碧波时有綵鸳飞。

(0)

题扇二十四首·其十九

老境惟期得醉歌,何能浩荡涉风波。

关山月白闻归雁,风雨秋深想钓蓑。

(0)

题人画扇十首·其一雁

雪馀蒲苇衬沙黄,野水寒清雁半翔。

柳下摇风云漠漠,飞鸣应喜下潇湘。

(0)

绿绮七咏·其三习毬场

连沧观下两军分,金勒争驰笑语温。

绰拨未能防辈棒,飞星时听过毬门。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