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深岂觉人难到,溪晚聊知月可扪。
《登定山和光岳·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登定山和光岳(其二)》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思考。
首联“我山只有我乾坤,光岳今看乃谓尊”中,“我山”与“我乾坤”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广袤的宇宙之中。“光岳今看乃谓尊”,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山水在诗人眼中的崇高地位,如同尊贵的殿堂一般,值得尊敬与仰望。
颔联“何更泰山何更华,是谁祖父是谁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泰山与华山为例,指出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各有千秋,并非单一的尊贵或伟大。同时,通过“是谁祖父是谁孙”的提问,引出自然界中生命传承与变化的哲思,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时间的流转。
颈联“源深岂觉人难到,溪晚聊知月可扪”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深源之水难以触及,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完全探索之处;而溪晚时分,月亮似乎触手可及,寓示着自然之美虽深藏不露,但只要用心感受,便能领略其魅力。这一联巧妙地融合了视觉与触觉的体验,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尾联“几处只堪狂老子,年年牛背舞斜矄”以“狂老子”自比,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狂放不羁与自由自在的态度。每年在牛背上舞蹈,既是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一联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