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十四首·其三》
《偈颂十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若得桥行心亦行,莫教孤负贫僧

不因通济何如此,暗室千年忽遇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室(àn shì)的意思:指秘密、隐蔽的地方或情况。

孤负(gū fù)的意思:指单独承担责任或背负某种困难,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贫僧(pín sēng)的意思:贫穷的和尚,用于自称自己贫苦的僧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通济(tōng jì)的意思:通达、畅通无阻

行心(xíng xīn)的意思:指做事情要用心、用功,不敷衍了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偈颂十四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感悟和对僧侣生活的理解。首句“若得桥行心亦行”,形象地比喻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行动的同步,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行为的合一。接着,“莫教孤负见贫僧”表达了对遇见贫困僧人的珍视,暗示了对他人的慈悲与尊重。

后两句“不因通济何如此,暗室千年忽遇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济"可能指的是帮助他人或佛法上的开示,"暗室"则象征着困境或内心的黑暗。诗人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帮助和启发他人,那么即使身处困境,遇见佛法之光(灯)也显得格外珍贵。整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智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悲和智慧,照亮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送雷宜叔右司追录

老恋明时未拂衣,留行无勇惜君归。

和于朝喜群芳聚,减却春因一片飞。

坝岸柳禁频折否,玄都桃恐再来非。

东皇太乙方行令,寄语封姨且霁威。

(0)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一五憎

伺夜偏乘隙,逢人辄噬肤。

不饶豫让炭,肯恕玉环酥。

闇空愁逢蝠,虚檐巧避蛛。

吾无红拂妓,姑命小奴驱。

(0)

和黄户曹投赠二首·其一

羞问胡奴乞米炊,君恩朴断老儋祠。

蚤赓殿阁微凉作,晚课田园杂兴诗。

洛下共游无在者,岩头末句欲传谁。

天公别有相裨补,素发星星两鬓垂。

(0)

和钟子鸿二首·其二

清吟颇觉续貂难,衔袖勤于贽热官。

怪子车轮行地远,愧予门户似冰寒。

舂粱礼数呼儿具,覆酱文章怕客看。

老去商歌声满屋,孰云野处寂无欢。

(0)

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其四

频年沴气稀安业,一旦仁风忽扇和。

野老说侯游豫少,醉翁与客倡酬多。

一筇扶我蹒跚步,五马输君蹀躞珂。

得雨下秧晴亦好,旧冬犹有未鞭禾。

(0)

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其四

百匝千回看不足,管他急雪溅奔泷。

瑶林错立明梁苑,宝璐横陈照楚邦。

爱杀嚼芳仍嗅蕊,吟狂哆口更疏厖。

晓来翠羽惊飞去,应为烟钟树杪撞。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