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政同知燕京闾报国哀时文皇晏驾·其二》
《宣政同知燕京闾报国哀时文皇晏驾·其二》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天柱倾,天不晴,白髯使者东南行。

南山水失颜色一夕秋风上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上京(shàng jīng)的意思:指前往京城或上级机关。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天柱倾"象征着国家的支柱或统治者面临危机,"天不晴"则暗示了国家局势的阴霾和不安。"白髯使者东南行"可能暗指一位老臣或使者匆匆离开京城,前往东南地区处理事务,反映出朝廷的动荡与人事更迭。

"东南山水失颜色"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山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一夕秋风来上京"则以自然景象寓言,一夜秋风如同宣告皇上的驾崩("文皇晏驾"),使得整个京城笼罩在哀悼和变故之中。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逝去君主的哀悼之情,展现了元代文人萨都剌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一四六

有乐且须乐,时哉不可失。

虽云一百年,岂满三万日。

寄世是须臾,论钱莫啾唧。

孝经末后章,委曲陈情毕。

(0)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二

群女戏夕阳,风来满路香。

缀裙金蛱蝶,插髻玉鸳鸯。

角婢红罗缜,阉奴紫锦裳。

为观失道者,鬓白心惶惶。

(0)

甘州歌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0)

刘阮洞中遇仙子

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

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

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

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

(0)

咏酒

逃暑迎春复送秋,无非绿蚁满杯浮。

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消万古愁。

几为芳菲眠细草,曾因雨雪上高楼。

平生名利关身者,不识狂歌到白头。

(0)

采莲曲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