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理(chán lǐ)的意思:指禅宗的理论和思想体系,也可泛指深奥的哲学理念或思考方式。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面壁(miàn bì)的意思:指被迫退隐或受到严厉惩罚,不能再参与社会活动。
颇类(pō lèi)的意思:颇为相似或类似
栖心(qī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动物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心灵得到安定和满足。
蘧庐(qú lú)的意思:蘧庐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个人的住所或居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地位。
向阳(xiàng yáng)的意思:指向着阳光的一面,比喻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精神状态。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文彦博所作,名为《大名府舍创作茅斋因题八句太师相公太保相公》。文彦博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大名府内建造茅斋的心境与感悟。
首联“勿谓茅茨陋,栖心即有馀”,开篇便表达了对茅斋的不以为陋的态度,认为居住于此足以安放心灵,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颔联“非同诸葛卧,颇类静名居”,将自己与诸葛亮和静名(古代隐士)相比,表明自己虽非功成名就的英雄,但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
颈联“面壁思禅理,向阳观道书”,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在茅斋中的生活态度,一面静坐思考佛学的深奥道理,一面沐浴在阳光下阅读道家经典,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求。
尾联“回头视华屋,缰琐宿蘧庐”,最后以对比手法收束全诗,诗人回顾往昔繁华的居所,如今却选择在简陋的茅斋中安身,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彦博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质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