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莲恨不早,得藕常苦迟。
- 注释
- 种:种植。
莲:莲花。
恨:遗憾。
不早:未早。
得:得到。
藕:莲藕。
常:常常。
苦:感到痛苦。
迟:太迟。
谁知:又有谁知道。
心:内心。
中:当中。
事:事情。
久:长久。
已:已经。
落:落下。
怀:情怀。
思:思念。
- 翻译
- 遗憾未能早日种植莲花
常常等到莲藕成熟时已太迟
- 鉴赏
这首诗是毛直方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杂怨》。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种莲和得藕过程中的反思与无奈。
"种莲恨不早,得藕常苦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种莲时间选择的后悔,以及在等待莲藕成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烦恼和延迟。这里的“莲”不仅是指荷花,更有可能象征着纯洁、高雅的情操或某种美好的追求。而“藕”,即莲藕,除了食用价值外,也隐含着对果实成熟的期待。
"谁知心中事,久已落怀思。"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中的苦恼和无奈。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觉得别人无法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扰。而“久已落怀思”,意味着时间流逝,这些心事和思考已经成为过去,留在心里,但又似乎无法释怀。
整体来看,诗人的情感是复杂且深沉的,他通过对种莲得藕这一自然过程的描述,抒发了个人对于生活、成长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歌.洞庭波
洞庭波,欲渡不得忧如何。
岷峨六月下雪水,九江不流平如砥。
朝朝日月镜中开,时时兰芷香风起。
自从氛祲飞鲸鳄,白浪如山断衡霍。
蛟龙一夜失窟宅,昼日冥冥风雨恶。
四山阴火烧白骨,归梦无津湖水阔。
夜半寒笳吹一声,哀猿尽叫丹枫脱。
湘灵听之罢鼓瑟,九疑无路千峰黑。
一时弹断五弦琴,惆怅南风来不得。
江南日夜造楼船,澄清望断在明年。
羁客穷途谁不老,何日湖边看春草。
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
下田岁不登,所利惟稻秫。
居人悉地力,种十居六七。
西成傲百谷,暵乾遑不恤。
莎草秋狼籍,牛豕各纷出。
牧人随牧踪,夜不问庐室。
中杂鸥凫乱,唱和自俦匹。
我行水田中,田水溅我膝。
回观所历空,顿使城郭失。
远树界周遭,望尽天水毕。
宿韬光望海日
龙宫鹫岭天下奇,韬光更上升云梯。
苍穹仿佛欲摩顶,石气濛濛拂衣冷。
山僧邀我山中宿,乘兴扶筇踏岩谷。
便因晞发卧峰头,俯听檐铃和风竹。
夜深月没静群籁,隔树明河似萦带。
须臾微红乍起灭,曈昽正出扶桑外。
天浮海潏见俄顷,不觉此身驻西岭。
谁持青镜写燕支,闪烁团圞无定影。
沧波一半吹紫涛,良久不见东方高。
凌风欲去更惆怅,天水茫茫两摇漾。
绀殿红楼黯欲开,下方始听鸡三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