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哀(āi āi)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尺雪(chǐ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很小,只有一尺厚度。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达明(dá míng)的意思:指明显、明白无误。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南正(nán zhèng)的意思:南方的正直和忠诚
鼙鼓(pí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震撼人心、威力巨大。
穷荒(qió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荒凉无人。
入骨(rù gǔ)的意思:深深地影响到内心,使人无法忘记。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同天(tóng tiān)的意思:同一天,同一时间。
炎热(yán rè)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紧急或危急。
一尺(yī chǐ)的意思:一尺表示长度为一尺,也可以引申为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欲绝(yù jué)的意思:非常想要,极度渴望
于邑(yú yì)的意思:指在城市或乡村中居住、生活。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 翻译
- 在偏远荒凉的六月,地上却积了一尺厚的雪。
孤儿们如同可怜的人,悲伤得泪水如血般流淌。
书生们无法忍受哭泣,只能静静地坐着,愁苦得仿佛要断气。
战鼓彻夜敲响直到天明,号角声在城中四处响起。
此时的寒冷深入骨髓,手指冻得皮肤都裂开。
万里之外的天气截然不同,江南此刻正炽热如火。
- 注释
- 穷荒:荒凉偏远的地方。
六月天:夏季。
地有一尺雪:异常寒冷下雪。
孤儿:失去父母的孩子。
可怜:值得同情。
哀哀:极度悲伤。
书生:读书人。
尸坐:静坐不动。
愁欲绝:极度忧愁。
鼙鼓:战鼓。
夜达明:整夜敲击。
角笳:军中的号角。
入骨寒:刺骨的寒冷。
肤亦裂:皮肤冻裂。
万里:极远的距离。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炎热:酷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国寒冷与南国炎热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开篇“穷荒六月天,地有一尺雪”两句,通过极端的气候状况,展现了北方地区即便是在六月,也可能遭遇罕见的酷寒和大雪,反衬出这里的贫瘠与荒凉。接下来的“孤儿可怜人,哀哀泪流血”两句,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同情之情,通过孤儿哀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环境和其中生灵的悲悯。
“书生不忍啼,尸坐愁欲绝”一段,揭示了诗人作为书生的身份,对眼前惨状感同身受,不禁泪下。这种情感表达与之前对孤儿之哀相呼应,使得整体情绪更加沉痛。
“鼙鼓夜达明,角笳竞于邑”两句,则描写了北方边塞的军事氛围,通过军鼓和号角的声音传递出一种紧张与战争的气息。这些声音在夜晚回荡,更增添了一份荒凉与不安。
“此时入骨寒,指堕肤亦裂”一段,再次强调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打击。这种极端的温度已经到达了可以冻伤皮肤、导致裂口的地步。
最后,“万里不同天,江南正炎热”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北方的严寒与南方(江南)的酷热形成强烈对照,展示出中国广袤领土上气候多样的奇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南方温暖环境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徐主事父母
金鸡喔喔华堂曙,佳气葱葱蔼如雾。
凤笙吹空奏灵鼓,五采斑斓纷起舞。
座中仙翁蓬莱客,烱烱双瞳湛秋碧。
北堂况是瑶池仙,鹤发萧萧映珠翟。
餐玉曾传却老方,姓名已入丹台藏。
圣皇推恩加宠锡,金函宝敕颁明光。
长庚煌煌光照户,花底张筵列尊俎。
新词唱彻鹤南飞,笑吸仙人掌中露。
小鬟吹笙隔云屏,却疑便是董双成。
仙家元只在人世,何须泛海求蓬瀛。
贤郎久著金闺籍,翘首白云归未得。
愿椿不老萱长存,年年岁岁承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