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见三千岁,人终八十春。
从夫安乐近,拜佛率陀新。
拜佛(bài fó)的意思:拜佛是指向佛像行礼,表示对佛教的崇敬和虔诚。
棘薪(jí xīn)的意思:比喻自讨苦吃,自寻烦恼。
平津(píng jīn)的意思:指事物平稳、安定的状态。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彤管(tóng guǎn)的意思:指权力高、地位尊贵的官职。
婉娈(wǎn l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动作优雅。
贤子(xián zǐ)的意思:指聪明、有才智的人。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哀徐朝义恭人潘氏(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城见三千岁,人终八十春"两句,通过对比历史悠久的城池与人类有限的寿命,抒发了时光流转、生死无常的哀婉情怀。这里的“城”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永恒,而“三千岁”则是夸张之词,用以强调时间的长远和人类对永恒追求的渺小。
"从夫安乐近,拜佛率陀新"这两句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生死问题时寻求心灵寄托的心理。这里的“从夫”指的是跟随丈夫一起,而“安乐近”则暗示着通过信仰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拜佛则是人们为了超脱尘世烦恼而采取的一种宗教行为,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无常的深刻体悟。
"婉娈书彤管,凄凉叹棘薪"两句中,“婉娈书”是形容文字优美,"彤管"则是古代书写用的红色笔管。这里诗人通过对书写工具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代和人物的怀念之情。而“凄凉叹棘薪”则是在表达时间流逝带来的冷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无奈叹息。
"中郎有贤子,遗泽擢平津"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中郎”的子孙后代具有贤德,并且能够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美好品质。“遗泽”指的是先辈留下的美好功绩,而“擢平津”则是比喻这些贤德之人能够像古时的大臣伊尹、吕尚那样,开创基业,成就一番事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对后世美好传统的期许。
公孙歌虞殡,庄生称绋讴。
挽歌续遗响,百代良悠悠。
滥觞一以溢,遂作滔天流。
有死必有挽,庶人达王侯。
三良与田横,古罕今何稠。
惜哉操觚士,半为谀墓谋。
徇俗苦难免,拒物恒招尤。
毫端有造化,万物自春秋。
纯冕与猎较,孔圣亦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