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幅四首·其三书》
《题画幅四首·其三书》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架上牙签贤未触,壁中科斗典谁删。

要知六籍传心者,不在区区行墨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传心(chuán xīn)的意思:通过默契或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思想、情感或信息。

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六籍(liù jí)的意思:指六种身份或地位。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行墨(xíng m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庄重端正,言谈举止谨慎稳重。

牙签(yá qiān)的意思:指形状细小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细碎的事物。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中科(zhōng kē)的意思: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表示学问渊博、才华横溢的人群。

鉴赏

此诗《题画幅四首(其三)书》由明代诗人卢宁所作,通过对架上书籍与墙壁上的文字的描绘,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理解的深刻思考。

首句“架上牙签贤未触”,以“牙签”比喻书籍,形象地描绘了书籍排列整齐、等待被阅读的情景,而“贤未触”则暗示这些知识尚未被真正理解和运用,引人深思。次句“壁中科斗典谁删”,进一步将目光转向墙壁上的文字,以“科斗”形容古代文字的形态,同时提出疑问:“典谁删”,即这些珍贵的知识和典籍,究竟由谁来整理和删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架上与墙壁上的知识,揭示了知识的保存与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后两句“要知六籍传心者,不在区区行墨间”,则是诗人对知识本质的深刻洞察。他指出,真正的知识传递和理解,并非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而是需要深入内心,用心去感悟和领会。这里的“六籍”泛指经典文献,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理解与传承,而非单纯的文字记载。诗人通过这四句诗,表达了对知识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深入理解知识重要性的呼吁。

综观全诗,卢宁以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反问,不仅描绘了知识的物质形态,更深入探讨了知识的本质与传播方式,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独特思考。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弹琴峡

月傍层峦望欲迷,诸天缥缈暮云齐。

丹峰四面云藏屋,翠壁千重石作梯。

涧水涌花泉带雨,疏林斜日鸟归栖。

行人不尽登临兴,漫拂苍苔续旧题。

(0)

吉安郡赴范别驾宴

尽君一夕欢,滞我三百里。

风波仕路间,相知亦能几。

(0)

送孝子陈思尧归山阴

万里归来一老身,百年情事始能伸。

何须浪说辽阳鹤,不及山阴子母亲。

(0)

忆同年会寄章黄门元益

春来都下同年会,我在天涯独自吟。

花好空劳元白梦,黍香孤负范张心。

征鸿渺渺述残雪,啼鸟嘤嘤隔远林。

归到曲江春尚在,一枝红杏劝重斟。

(0)

和浦宪副述怀·其二

昔在秋台日,闭门甘守贫。

满朝求识面,同巷懒呈身。

冰檗常如旧,烟花自换新。

且须传酒颂,何必论钱神。

(0)

赠陈将军

娄东将军天上还,柳云夹道号新蝉。

金鞍玉马珊瑚鞭,拂开海上□狼烟。

狼烟净尽鲸波贴,浩荡诗怀沧海狭。

闻说胡尘扰耕猎,枭鸣牙旗剑鸣匣。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