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草荒(cǎo huāng)的意思:指因长期不耕种而导致土地荒芜,无法生长植物的现象。也用来比喻某种资源的匮乏或浪费。
侧耳(cè ěr)的意思:偏向一边听,形容人有意地倾听或留心。
长幼(cháng yòu)的意思:指年长和年幼的顺序,表示按年龄大小排列。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飞泉(fēi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奔涌迅猛。
鹤子(hè z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非常聪明。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来年(lái nián)的意思:指明年、下一年。
胪传(lú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或谣言传播得非常迅速,广泛流传。
落笔(luò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画时,笔触到纸上或画布上。
木排(mù pái)的意思:指用木头制成的漂浮物,比喻不稳定或无根基的事物。
人听(rén tīng)的意思:指人们都在倾听,形容某种事物或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书台(shū tái)的意思:指的是专门用来放置书籍的桌子或架子。也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博览群书的人。
书金(shū jīn)的意思:形容写得非常好,字迹工整。
诵书(sòng shū)的意思:指读书时大声朗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
台城(tái chéng)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堡垒。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幽绝(yōu jué)的意思:形容景色幽静而绝美。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第一声(dì yī shēng)的意思:第一个声音,指最先发出的声音或最早的消息。
- 注释
- 书台:古代的书斋。
幽绝:极其幽静。
古木:古老的树木。
草荒路:长满杂草的小路。
空斋:空荡的书斋。
春雨:春天的雨水。
病鹤:比喻病弱的人。
茁兰:在兰草中生长。
诵书:朗诵书籍。
落笔:下笔写字。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裹砚:携带砚台。
侧耳:聚精会神地听。
胪传:公开宣布。
- 翻译
- 书台城西隐藏在幽深之处,古老的树木直插云霄,小径上杂草丛生。
深夜静寂的空屋内只有我们两人,倾听春雨的滴答声。
我像病弱的仙鹤,在兰草中成长,与你虽年长却仍似少年。
听见你朗读的声音如金玉相击,看你挥毫泼墨,仿佛山间泉水飞溅。
离别以来时间仿佛昨日,而我已老去,你不再是过去的模样。
期待来年你带着砚台参加考试,侧耳倾听殿试的第一声传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学问氛围,诗人与友人在书台城西的一处幽绝之地,古木参天,草长而路荒,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夜深人静,只有他们二人独坐空斋,聆听春雨的声音,这种氛围让人仿佛能够听到时间的脚步。
诗中的“我如病鹤子茁兰”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自喻,亦透露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而“长幼不同同少年”则是说尽管年龄大小不一,但在学问上却能够齐心协力,如同少年一般。
接下来的“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两句,通过对友人诵读和书写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这里的“金应玉”和“山飞泉”,都是形容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文采斐然的美好境象。
“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两句,诗人感慨万千地表达了时光易逝和自我年华已逝的感伤。岁月匆匆,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而友人却依旧保持着昔日的活力和才气。
最后,“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则是对未来学问成就的期待与祝愿。诗人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自己能够继续耕耘学术,收获硕果,并且能够听到友人的佳音,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学问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友情珍视以及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七日驻节苕溪承王方伯载酒召游岘山山有三贤祠奇峦秀峰仙阁禅宫掩映松竹之外凭高引目灏气渺然诚一郡佳胜也因赋短律用识高游
远槛诸山罨画开,晚江晴色映天回。
风经远海孤帆没,日带前林数鸟来。
酒兴不禁还待月,诗狂正发又登台。
棠阴未覆三贤庙,谁著西涯两骑催。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