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连州舟中·其一》
《连州舟中·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六月湟川道,舟行奈热何。

三朝三峡在,一日一滩过。

力尽拳石,心惊岂怒波。

炎风吹不动,片席藤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片席(piàn xí)的意思:形容座位空闲,没有人坐。

拳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拳头或石头,形容力量强大或坚硬无比。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炎风(yán fēng)的意思:炎热的风。

一滩(yī t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杂乱无章的样子。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六月时节,沿湟川航道乘舟旅行时的炎热与艰难。首句“六月湟川道,舟行奈热何”直接点明了季节与地点,舟行于炎炎夏日的湟川,自然条件的艰苦已显而易见。接下来,“三朝三峡在,一日一滩过”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旅途中的险峻与漫长,仿佛穿越了三个朝代,每日都要经过一处险滩,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力尽因拳石,心惊岂怒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具体困难。面对崎岖的河岸和湍急的水流,船夫们使出浑身解数,力尽筋疲;面对波涛汹涌的江面,他们的心中虽有畏惧,却也无处发泄,只能默默承受。这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存挑战的坚韧,是古代舟行者的真实写照。

最后,“炎风吹不动,片席碍藤萝”则以静止的视角,展现了舟行环境的复杂与多变。即便是在酷热的天气下,强劲的风也无法将船帆吹动,可见水流之急,同时也暗示了沿途植被茂密,藤萝缠绕,增加了航行的难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深刻反映了舟行者的勇敢与坚持,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水上旅行图卷。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扫破庵塔·其二

平林风静坞云轻,一掬寒泉荐客情。

会与此山重有约,何妨一日一经行。

(0)

再刊大慧语

妙喜胸中流出底,重华天子手亲书。

大千俱坏此不坏,别板刊行亦听渠。

(0)

龙井新亭

暇政去旌旆,杖策访林邱。

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

云谷一临照,声光半载留。

轩眉狮子峰,洗眼苍龙湫。

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冈头。

湖山一日尽,万象掌中浮。

煮茗款道论,奠爵致龙优。

过溪虽犯戒,兹意亦风流。

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

愿公归庙堂,用慰天下忧。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三十

当面非暗投,应机皆直说。

乾峰与云门,两口同一舌。

若是续貂人,弄巧便成拙。

(0)

颂古二十七首·其二十三

两指爪开权撮起,一志头上为吹开。

这回不在身边立,休说清风偏九垓。

(0)

颂古二十七首·其四

驴前马后识灵云,满眼风埃绝点尘。

行偏天台并雁荡,归来重看锦江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