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
《异俗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鬼疟:疟疾。
朝朝:每天早晨。
避:避开。
春寒:春寒。
夜夜:每夜。
添:加剧。
雷破柱:雷声震碎屋梁。
水齐檐:洪水漫过屋檐。
虎箭:比喻强烈的疟疾发作。
侵肤毒:侵入肌肤的毒。
鱼钩刺骨铦:像鱼钩般刺入骨髓的痛苦。
鸟言:鸟儿的叫声。
谍诉:间谍的诉说。
恨彤幨:对红色帷幔的怨恨,可能象征疾病或不公。
- 翻译
- 疟疾每天早晨避开,春寒却每夜加剧。
没有被惊动雷声震碎屋梁,也没有预警洪水漫过屋檐。
虎箭般的疟疾侵入肌肤,像鱼钩深深刺入骨髓。
鸟儿的叫声仿佛成了间谍的诉说,多半是对红色帷幔(可能指疾病或不公)的怨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奇特而又充满危险的自然景象。开篇"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季节变化与怪异现象并存的场景,其中“鬼疟”意指神秘莫测的疾病或瘴气,而“春寒”则是自然界的冷清气息。这种对立统一的写法营造出一种超自然而又紧张的氛围。
接下来的"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紧张感。雷声如霹雳般震撼,而雨水却安静地积聚至屋檐,这种对比强化了自然界的威力与神秘性,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灾难即将来临的预兆。
中间两句"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则是对危险和痛苦的直白描写。"虎箭"和"鱼钩"都是伤害的象征,它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痛楚,还有可能是精神层面的创伤。
最后两句"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则转向了语言与情感的表达。"鸟言"通常指的是鸟语,这里被赋予了人的语言能力,而"谍诉"则意味着背后议论或诽谤。诗人通过这种写法,可能在探讨人类社会中的是非之争,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困扰。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紧张、危险和神秘的气息,同时也透露着对人性与自然界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