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求涧侧石,置彼窗中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衡茅(héng máo)的意思:衡量,比较
衡霍(héng huò)的意思:指衡量、权衡事物的得失利弊。
既往(jì wǎng)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静境(jìng jìng)的意思:指心境宁静,环境安宁的状态。
具陈(jù chén)的意思:具陈指的是详细陈述事实、道理或意见。表示清楚地陈述某种观点或理论。
气色(qì sè)的意思:指人的面色、神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神授(shén shòu)的意思:指某种能力或智慧是由神明赋予的,形容超凡脱俗。
嵩华(sōng huá)的意思:指嵩山和华山,泛指山岳之地。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天成(tiān chéng)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优点,形容人的天赋或品质非常出众。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形似(xíng sì)的意思:外表相似,内在不同。
岩崿(yán è)的意思:形容山峰陡峭、高耸入云。
应接(yìng jiē)的意思:应付接待,应对接纳。
幽意(yōu yì)的意思:幽深的情感和意义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远求(yuǎn qiú)的意思: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远距离寻求、追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精心布置假山的情景与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首句“幽意难具陈,静境可因就”,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表,但通过营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可以让人感受到那份深邃的意境。接着,“远求涧侧石,置彼窗中岫”两句,描述了诗人从远处寻找溪涧边的石头,将它们巧妙地安置在窗户旁,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前为嵩华高,侧构衡霍秀”进一步展示了假山的布局,嵩华、衡霍都是古代著名的山脉,这里借指假山的高耸与秀丽。接下来,“岩崿倏天成,风烟若神授”则描绘了假山仿佛自然天成,云雾缭绕,如同神灵所赐,充满了神秘与美感。
“他时看图画,应接颇意究”暗示了假山不仅在现实中令人赞叹,也能够激发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灵感。最后,“气色形似间,人人轻宇宙”表达了假山所蕴含的宇宙观,让人在欣赏之余,对自然与宇宙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尝闻山林士,既往又不复”引用古人的话,表达了对过去山林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此语我知之,衡茅非所陋”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认为简朴的生活并不低俗,而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假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生活情趣的品味以及对宇宙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