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二》
《诗·其二》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生亦只物生,死亦只物□。

□□□相知,苦乐何处是?

唯见生人悲,未闻啼哭鬼。

以此好□量,未必生胜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啼哭(tí kū)的意思:指哭泣、痛哭。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生死的态度,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本质。诗人首先提出“生亦只物生,死亦只物□”,将生命和死亡都视为自然现象,不带任何情感色彩,表现出对生死的客观看待。接着,“□□□相知,苦乐何处是?”一句,似乎在询问世间万物是否真的能相互理解,以及人生中的快乐与痛苦究竟在哪里,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唯见生人悲,未闻啼哭鬼。”这一句对比生者与死者的情感表达,指出人们往往只看到活着的人在悲伤,却未曾听到死去的人哭泣的声音,暗示了生死之间的某种隔阂,以及人们对死亡的无知或忽视。

最后,“以此好□量,未必生胜死。”诗人通过这个疑问,引导读者思考,用何种标准来衡量生命与死亡的价值,是否认为活着就一定比死亡更好。这不仅是对传统生死观的挑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生死哲学,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杨尚书邀饮

好客杨司寇,招邀酒屡倾。

四筵罗绮食,满座列豪英。

壶矢投何急,觥觞乱不停。

犹言情未尽,别上水心亭。

(0)

临朐分司四小柏二首·其二

四柏移来拱把馀,一行分植傍阶除。

故应雨露均培养,直干争看耸碧虚。

(0)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其四

弱柳新梅荫户庭,好山门外列青屏。

间关幽鸟鸣春昼,宛似家山把酒听。

(0)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其一

故乡千里隔关河,好景年年客里过。

又见元宵春一度,红灯几点月明多。

(0)

留别诸友八首·其三

绿树秋风起夕凉,离筵歌舞断人肠。

欲知别后相思切,明月关山满路霜。

(0)

舟中苦热

大江千里流炎日,暑气波光互蒸湿。

火云压风空不来,舟中苦热何太剧。

坐睡昏昏汗雨流,对食欲餐还复休。

扣舷直欲发狂叫,安得少昊回清秋。

安得少昊回清秋,一洗烦热情悠悠。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