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寄 座 主 尚 书 唐 /吴 融 偶 逢 戎 旅 战 争 日 ,岂 是 明 时 放 逐 臣 。不 用 裁 诗 苦 惆 怅 ,风 雷 看 起 卧 龙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裁诗(cái shī)的意思:指根据特定要求创作诗歌,也可以指根据特定情况创作文章。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龙身(lóng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的主要部分或主体。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戎旅(róng lǚ)的意思:指军队出征或行军。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逐臣(zhú chén)的意思:指逐个赶走官员,特指君主对官员进行清洗、整顿或清除异己。
- 翻译
- 偶尔遇到战争纷乱之时,怎么可能是盛世下被流放的臣子。
无需费心作诗深感忧伤,风云际会之时即可如卧龙般腾起。
- 注释
- 偶逢:偶然遇到。
戎旅:战争,军事行动。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放逐臣:被流放的官员。
不用:无需。
裁诗:作诗,写诗。
苦惆怅:深深地忧愁。
风雷:指动荡的局势或有利的时机。
卧龙身:比喻隐居待时的贤才,这里特指像诸葛亮那样的人物。
- 鉴赏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种特定的历史时刻与心境,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战乱之日的沉重氛围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首句“偶逢戎旅战争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硝烟和混乱的时代背景中,“戎旅”指的是军队,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和动荡是显而易见的。
接着,“岂是明时放逐臣”一句则引出了历史的深刻烙印。这里的“岂是”表达了一种疑问或反思的情绪,而“明时放逐臣”指的是古代帝王因政治原因而流放大臣的情况。这两句诗交织出一个主题:无论是战乱还是政治变迁,个人命运都可能因此而被翻天覆地。
第三句“不用裁诗苦惆怅”中,“不用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自信,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诗人在战争与流放的大背景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但这种追求带给他的却是“苦惆怅”的情感体验。
最后,“风雷看起卧龙身”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风雷”象征着天气的变化,也暗示着战乱的氛围,而“卧龙身”则引人联想,仿佛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世中,还有那隐藏的力量和希望。这里,“看起”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力量的观察,也流露出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宏大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充满希望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双松堂
和平堂前列四皓,双松为主双桧宾。
深山大泽不肯住,鞭霆驾雨来重闉。
苍髯梳风音瑟瑟,霜皮凝雪冰粼粼。
静有精神观世变,悄无颜色阿緌绅。
朱幡皂盖几来去,丹楹藻棁方更新。
魏武子孙敦宿好,十八公子忻相亲。
世间灵物妙难测,一气长存天地仁。
巍巍堂下万休戚,左右冷眼时笑颦。
或然一念私欲胜,垂垂二老能相嗔。
起居出入知所敬,愿言共保千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