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三》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三》全文
清 / 纪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乱山倒影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

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如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飞流(fē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疾。

龙湫(ló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万丈(wàn zhàng)的意思:形容高大、壮丽、浩大的景象或气势。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碧沉沉(bì chén chén)的意思:形容水色或天空颜色非常深沉、浑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的一处自然景观——龙湫瀑布,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壮丽与永恒之美。

首句“乱山倒影碧沉沉”,以“乱山”起笔,描绘出群山环绕、层峦叠嶂的景象,而“倒影碧沉沉”则将山色与水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美。这里运用了倒影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暗示了水体的清澈与深邃。

次句“十里龙湫万丈深”,进一步放大了瀑布的规模与气势。“十里”与“万丈”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仅突出了瀑布的长度和高度,也营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也暗示了其源头的深远与力量的不竭。

后两句“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通过一个古老的故事,赋予了瀑布以生命与历史感。传说中,一头沉入水中的牛回应了天上的云雨,使得瀑布得以持续流淌至今。这样的叙述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自然奇迹的敬畏之情。同时,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力量的永恒,瀑布成为了时间与自然循环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湫瀑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永恒,同时也融入了历史故事与文化意象,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

作者介绍
纪昀

纪昀
朝代:清   字:晓岚   籍贯:道号观弈道   生辰: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
猜你喜欢

山行·其五

乐天不废空门友,杜老犹交赞上人。

茶灶笔床时一到,研谭尽日与僧亲。

(0)

鹧鸪天·其十五上元词

真个亲曾见太平。元宵且说景龙灯。

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

长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

如今一把伤心泪,犹恨江南过此生。

(0)

喜迁莺·其二

腊残春未。正候馆梅开,墙阴雪里。

冷艳凝寒,孤根回暖,昨夜一枝春至。

素苞暗香浮动,别有风流标致。

谢池月,最相宜,疏影横斜临水。谁为。传驿骑。

陇上故人,不见今千里。

寄与东君,徒教知人,别后岁寒清意。

乱山万叠何在,但有飞云天际。

故园好,早归来,休恋繁桃秾李。

(0)

浣溪沙·其三

十月开花是子真。小春分付与精神。

折来含露晓妆新。

暖意便从窗下见,粉容何待鉴中匀。

宛然长似玉华清。

(0)

临江仙.庆寿日趋朝十一月廿三

律按黄钟馀七日,左扉弧矢呈祥。

好看一点上眉黄。台星还又照,相映寿星光。

今岁生辰应迥别,趋朝已趣曹装。

姓名稳稳造鸳行。来年三四月,衣锦早还乡。

(0)

沁园春

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光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

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紫宸几度传宣。

刚不肯归班押讲筵。

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

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

王韩去,愿齐休社稷,于万斯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