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
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
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
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昏暮(hūn mù)的意思:指天色将晚,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
酒半(jiǔ bàn)的意思:指喝酒喝到一半,表示喝酒未完成。
凝目(níng mù)的意思:专注地盯着看,凝视
奇怀(qí huái)的意思:形容思想奇特、见解独到。
倾耳(qīng ěr)的意思:倾听、专心听取
深林(shēn lín)的意思:指茂密的森林,也比喻深奥、复杂的事物或情况。
时乘(shí chéng)的意思:指适时乘机或乘势而行,抓住时机。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失步(shī bù)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出现错误,失去平衡或者跌倒。也可引申为做事出现差错或失误。
未极(wèi jí)的意思:未达到极致或最高境界。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有奇(yǒu jī)的意思:指有特殊的才能或能力,与众不同。
造理(zào lǐ)的意思:指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中助(zhōng zhù)的意思:
指朝中权贵的帮助。《旧唐书·崔元略传》:“ 元略 有中助,止於削兼大夫。”《新唐书·李训传》:“ 仲言 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齪齪,吾闻 注 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人与世无争、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首句“道人不识忧,隤然罕所虑”,开篇即点明了道人的生活状态——无忧无虑,心境平和。接着,“匈中有奇怀,常得山中助”两句,进一步描述道人内心深处的独特情感,以及大自然对他的滋养与启示。
“时乘酒半醺,或值睡初卧”表现了道人生活的随意与自在,无论是微醺小酌还是短暂小憩,都显得轻松愉快。“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则体现了道人在自然中的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每一次的发现都能带给他欣喜。
“有时深林行,穿径忽失路。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描绘了道人漫步于深林与湖畔的情景,迷失在自然的美景中,甚至忘记了世俗的事务。这种忘我沉浸的状态,正是道人追求的境界。
“凝目孤鸢归,倾耳细泉注”通过观察孤鹰归巢、倾听细泉流淌,进一步展示了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所造趣未极,边陆任昏暮”表明道人对自然的探索永无止境,即使是在黄昏时刻,也依然乐此不疲。最后,“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表达了对道人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在忙碌的尘世中,人们往往容易失去内心的平静与对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
至后光阴争一线,竹轩小阁兽炉新。
捲帘剩放冬曦入,暖律浑如洞府春。
湖山景物亦相知,岂独纱巾坏衲师。
喜我远来何以见,夜来湖水满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