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龙华寺玄宗住持》
《赠龙华寺玄宗住持》全文
明 / 吴士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郭外招提古木林,山门一啸遇知音。

题诗青竹无语拄杖苍苔有心

夜送神灯常北炤,江县螺髻独南临。

閒来幽赏殊难遍,他日犹凭梦里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螺髻(luó jì)的意思:形容女子盘发成螺旋状。

青竹(qīng zhú)的意思:指青翠挺拔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高尚、道德纯正。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神灯(shén dēng)的意思:指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有智慧的指导或帮助。

送神(sòng shén)的意思:送别或祭祀神明。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遇知(yù zhī)的意思:遇到有智慧的人并从他们那里获取知识和经验。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寺院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世隔绝的禅意世界。首句“郭外招提古木林”以“招提”指代寺庙,点明了地点,同时“古木林”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氛围。接着,“山门一啸遇知音”一句,巧妙地运用了“一啸”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诗人进入寺庙时的瞬间感受,也暗含了在寂静中寻求心灵共鸣的主题。

“题诗青竹皆无语,拄杖苍苔各有心”两句,将自然景物拟人化,青竹虽静默不语,却仿佛在倾听诗人的思绪;苍苔下的拄杖似乎也有所感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夜送神灯常北炤,江县螺髻独南临”描绘了夜晚寺庙的景象,神灯照亮北方,暗示着对远方的指引和希望;“江县螺髻独南临”则以江水和螺髻山为背景,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阔感,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联系。

最后,“閒来幽赏殊难遍,他日犹凭梦里寻”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即使无法完全体验和探索这一切,但通过梦境,仍能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独特而深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士玮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大名府大安阁主道者

释子修行与众殊,铜台连接起精庐。

群公共结二林社,万乘曾回六尺舆。

衣惹天香亲御座,阁成云构倚晴虚。

浮生自恨犹贪禄,未得同翻贝叶书。

(0)

瑞香盛开呈益国公二首·其二

针来大笋束仍攒,作么开时色两般。

荀令金炉炷沉水,昭容紫袖衬中襌。

同花异叶株株异,一种栾枝节节栾。

雪里寒香得三友,溪边梅与畹边兰。

(0)

新凉五言呈尤延之

暑极无可增,夏馀亦复几。

幽人暍欲腊,日日望秋至。

秋至凉不随,夏去热未已。

一夕睡美馀,秋从簟波起。

新凉来何方,洒若清到髓。

夕前轻雨作,雨后微风駃。

凉偶与之偕,未必凉因此。

向来亦风雨,既止暑更倍。

但令暑为凉,老病有生意。

何必问所来,亦莫悲徂岁。

(0)

感秋五首·其二

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

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

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

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

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

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0)

雪后霜晴元宵月色特奇

玻璃盆泻琉璃水,素娥晚妆欲梳洗。

报道虚皇筑雪宫,一架半间三万里。

却嫌广寒未苦宽,要借新宫作上元。

先烦玉妃整羽卫,次遣青女褰云关。

渠侬旧有七宝藏,封在琼楼楼顶上。

中藏脑子万斛强,轻明片片梅花样。

急呼滕六取将来,更和端叶挼作埃。

狂抛乱撒不停手,满空碎下真珠胎。

乾坤立变水精阙,云衢透冷天街滑。

姮家催索水霜袍,肌粟衣铢添不彻。

银轮冻作一团冰,望舒堕指推不行。

兔啼蟾泣滴成露,海东飞上金鸦精。

(0)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亭七景·其四闲世界

要寻闲世界,不在世界外。

明月与清风,何朝不相对。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