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双 林 寺 谒 傅 大 士 唐 /郎 士 元 草 露 经 前 代 ,津 梁 及 后 人 。此 方 今 示 灭 ,何 国 更 分 身 。月 色 空 知 夜 ,松 阴 不 记 春 。犹 怜 下 生 日 ,应 在 一 微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露(cǎo lù)的意思:指早晨草地上的露水。
方今(fāng jīn)的意思:指当前,现在,表示当前的情况或时代。
分身(fēn shēn)的意思:分身指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具有多个身体。
何国(hé guó)的意思:指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津梁(jīn liáng)的意思:津梁意指桥梁,引申为支撑、承担重任的人或事物。
怜下(lián xià)的意思:指怜悯、同情、体谅下级或弱者。
前代(qián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阶段。
色空(sè kōng)的意思:指外表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虚假空洞,没有实际内涵或价值。
生日(shēng rì)的意思:比喻人的寿命长久,长寿如南山。
示灭(shì miè)的意思:显示和消失,指事物的出现和消失。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微尘(wēi chén)的意思:微小的尘埃或灰尘。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一微尘(yī wēi chén)的意思:一微小的尘埃,形容事物微不足道。
- 注释
- 草露:指代历史的痕迹。
津梁:比喻连接人群的桥梁。
示灭:显示消亡。
更分身:指国家分裂。
月色:夜晚的象征。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
记春:记住春天的到来。
怜:怜悯或珍惜。
下生:新生的生命。
一微尘:极小的事物,象征宇宙中的个体。
- 翻译
- 草叶上的露珠历经了世代更迭,桥梁连接着前后的人们。
这个地方如今显示着消亡,哪个国家还能分裂出新的自我。
只有月光能感知夜晚的存在,松树下的阴影却忘记了春天的来临。
仍然怜惜那些新生的生命,它们应存在于这微小的世界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名为《双林寺谒傅大士》。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超脱世俗的情感的诗句。
"草露经前代,津梁及后人。" 这两句诗意在表明自然界的变迁不息,前人的足迹早已被时光吞没,而桥梁则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沧桑之感。
"此方今示灭,何国更分身。"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诗人似乎在说,现在所处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昔日模样,又怎么去寻找那已不存在的国度和自我呢?
"月色空知夜,松阴不记春。" 这里借助月亮与松树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月亮在夜晚中静默无声,松树的影子也不再记录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对此类变迁的漠然。
"犹怜下生日,应在一微尘。" 最后这两句则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即使是对那些已逝去生命的怜悯之情,也只能如同微小的尘埃般存在。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命的缅怀,更反映了一种宇宙观和生死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个人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感悟。它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林寺
临湘之滨麓之隅,西有松寺东岸无。
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宏梁大栋何足贵,山寺难有山泉俱。
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
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
香阁朝鸣大法鼓,天宫夜转三乘书。
野花市井栽不著,山鸡饮啄声相呼。
金槛僧回步步影,石盆水溅联联珠。
北临高处日正午,举手欲摸黄金乌。
遥江大船小于叶,远村杂树齐如蔬。
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
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长卿之门久寂寞,五言七字誇规模。
我吟杜诗清入骨,灌顶何必须醍醐。
白日不照耒阳县,皇天厄死饥寒躯。
明珠大贝采欲尽,蚌蛤空满赤沙湖。
今我题诗亦无味,怀贤览古成长吁。
不如兴罢过江去,已有好月明归途。
《道林寺》【唐·崔珏】临湘之滨麓之隅,西有松寺东岸无。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宏梁大栋何足贵,山寺难有山泉俱。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香阁朝鸣大法鼓,天宫夜转三乘书。野花市井栽不著,山鸡饮啄声相呼。金槛僧回步步影,石盆水溅联联珠。北临高处日正午,举手欲摸黄金乌。遥江大船小于叶,远村杂树齐如蔬。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长卿之门久寂寞,五言七字誇规模。我吟杜诗清入骨,灌顶何必须醍醐。白日不照耒阳县,皇天厄死饥寒躯。明珠大贝采欲尽,蚌蛤空满赤沙湖。今我题诗亦无味,怀贤览古成长吁。不如兴罢过江去,已有好月明归途。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467c669f7a65b8122.html
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迎春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