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僧 院 听 琴 唐 /杨 巨 源 禅 思 何 妨 在 玉 琴 ,真 僧 不 见 听 时 心 。离 声 怨 调 秋 堂 夕 ,云 向 苍 梧 湘 水 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禅思(chán sī)的意思:指禅宗思维,即通过冥想和静心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离声(lí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随着远离而逐渐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秋堂(qiū táng)的意思:秋天的堂屋,指诗书雅正的学堂。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玉琴(yù qín)的意思:比喻音乐技艺高超,琴音悦耳动听。
怨调(yuàn diào)的意思:形容言语或音调中带有怨恨、不满或抱怨的调子。
真僧(zhēn sēng)的意思:真正的僧人,指具备真实修行境界的佛教僧侣。
- 注释
- 禅思:静心思考,禅修。
玉琴:精致的古琴,象征高雅的艺术。
真僧:真正有修行的僧人。
听时心:聆听时的内心感悟。
离声:分离的乐声,可能指悲伤的曲调。
怨调:哀怨的曲调。
秋堂夕:秋天的傍晚。
云向:云彩飘向。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山名,象征远方或神秘之地。
湘水:湘江,湖南的重要河流。
- 翻译
- 禅定的思考不妨寄托在玉琴上,真正的僧人并不只是在听琴时才有所领悟。
夜晚秋堂中传来哀怨的曲调,仿佛云彩飘向遥远的苍梧和湘水深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僧在僧院中听琴的静谧场景。"禅思何妨在玉琴"表达了禅僧心境的宁静,好像他正在弹奏着一把玉制的琴。此处“玉琴”既可理解为实物,也可能是比喻心灵的清净。
"真僧不见听时心"则透露了禅僧对音乐的超然态度,他不是在用耳朵去听,而是在用心去感受。这句话也暗示着禅者的内心世界与世俗不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离声怨调秋堂夕"中,“离声”指的是琴声渐行渐远,带有一丝哀伤,“怨调”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思念之情。"秋堂夕"营造出一种萧瑟、寂静的氛围,让人联想到时间在慢慢流逝。
最后“云向苍梧湘水深”一句,则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云向苍梧”可能指的是云彩飘向远方的苍梧山脉,“湘水”通常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湘江,此处则形容其水流深邃。整句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听琴场景的描绘,表达了禅僧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界和时间流逝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夏昼眠
好景逢初夏,闲身得昼眠。
书横竹架上,冠堕素屏前。
葱茜小山桂,潺湲幽窦泉。
危巢出乳燕,高树集新蝉。
强健关天命,逍遥近地仙。
晚窗思茗饮,自取雪芽煎。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从无虚日余被召出蜀汉卿坐法谪居于涪既得自便因卜筑为涪人今年广汉僧祖成来山阴乃言尝至永嘉乐清县柳市之广福寺有黄先生寓寺中炼丹及见则汉卿也余闻之感叹不已为赋此诗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
羌胡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
夺官置之三峡中,空山猿鸟同朝暮。
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
平生心事一丹灶,万里生涯两芒屦。
东嘉古寺卧高秋,时有巢仙来叩户。
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
电眼猬须长八尺,论丹说剑气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