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长在,视葛翁之迹若蜉蝣。
猗硕人之寿兮,寿若罗浮。
此诗《陟东门》(其一)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描绘了对罗浮山及葛洪的追思之情。
首句“陟东门,望望罗浮”,诗人站在东门远眺罗浮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接着,“葛翁一去,今几千秋”一句,点出葛洪已离世多年,时间的流逝让人心生感慨。随后,“罗浮长在,视葛翁之迹若蜉蝣”将罗浮山的永恒与葛洪的短暂生命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的恒久与人类生命的短暂无常。最后,“猗硕人之寿兮,寿若罗浮”以“猗”字开头,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将人的寿命比作罗浮山的长久,寄寓了对永恒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永恒与短暂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人生如断蓬,万里忽相值。
会日常苦难,别日常苦易。
十年闻子名,未识已心醉。
我友岂不多,爱子好心地。
身小胸胆大,面目无邪气。
磊磊栋梁姿,温温瑚琏器。
人物衰落尽,百马逢一骥。
我怀未倾倒,离别已复至。
天寒霜正繁,山险道不利。
君行独何为,百里求自试。
愿持孝友资,发为恻隐治。
上马且勿难,吾民伫嘉惠。
他年庙堂上,举此亦不异。
强饭数寄书,待尔慰穷悴。
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
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