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十二》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十二》全文
清 / 范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佳葩异卉绣如堆,诗欲成时景又催。

绛羽鹦哥频自舞,金丝蝴蝶忽飞来。

九重溪外求田好,七里香中作赋才

思力敢誇犹未竭,天风还鼓海涛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赋才(fù cái)的意思:赋予才能或才华。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蝴蝶(hú dié)的意思:比喻美丽的女子或者轻浮的女子。

金丝(jīn sī)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柔软光亮,像金丝一样。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求田(qiú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劳动者为了自己的生计而耕种田地,含有辛勤劳动和勤奋致富的意思。

时景(shí jǐng)的意思:时代的风貌和景象。

思力(sī lì)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时的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异卉(yì huì)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花草。

鹦哥(yīng gē)的意思:形容人说话模仿别人的声音、语调、口音等。

中作(zhōng zuò)的意思: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

七里香(qī lǐ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非常浓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创作的灵感交织的画面。开篇“佳葩异卉绣如堆”,以绣花比喻繁花似锦,展现出春天百花盛开的壮丽景象。接着“诗欲成时景又催”,巧妙地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的创作冲动联系起来,暗示着灵感的涌现总是伴随着外界环境的微妙变化。

“绛羽鹦哥频自舞,金丝蝴蝶忽飞来”两句,通过具体的动植物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鹦鹉和蝴蝶的活动不仅增添了生机,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鹦鹉的“绛羽”和蝴蝶的“金丝”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视觉上的冲击力。

“九重溪外求田好,七里香中作赋才”则转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九重溪外的田园生活,与七里香中的创作环境,都体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生活状态的偏爱。这里不仅有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有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最后,“思力敢夸犹未竭,天风还鼓海涛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造力的自信以及对未来创作的期待。即使在思绪已经饱满的情况下,仍然期待着更多灵感的涌现,仿佛天风能激发海浪般的创作激情,寓意着诗人对艺术创作永无止境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以及对艺术创作无限可能的憧憬。

作者介绍

范咸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贞吉,号九池。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御史,曾巡视台湾。有《周易原始》、《读经小识》、《碧山楼古今文稿》、《柱下奏议》、《台湾府志》、《浣浦诗钞》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麝发雕炉小袖笼

麝发雕炉小袖笼。
天教我辈此时同。
橼经雪重香方满,菊到秋深色自浓。
船槛内,月明中。
插花归去莫匆匆。
人生更在艰难内,胜事年来不易逢。

(0)

好事近·急雨涨溪浑

急雨涨溪浑,小树带山秋色。
轻棹暮天归路,袅芙蓉烟白。
酒醒香冷梦回时,虫声正凄绝。
只觉小窗风月,与昨宵都别。

(0)

满庭芳·玉枕生凉

玉枕生凉,金缸传晓,败叶飞破清秋。
雨馀翻浪,渺渺阻行舟。
暂系汀洲侧畔,风夜起、荻叶添愁。
银屏远,龙香渐尽,还是梦扬州。
更筹。
何太永,当年情事,今日堪酬。
最苦恨红楼,笑我飘浮。
为寄相思细字,教字字、愁蹙眉头。
凄凉久,渔人唱晓,随月过横沟。

(0)

瑶台第一层·嶰管声催

嶰管声催。
人报道、嫦娥步月来。
凤灯鸾矩,寒轻廉箔,光泛楼台。
万年春未老,更帝乡日月蓬莱。
从仙仗,看星河银界,锦绣天街。
欢陪。
千官万骑,九霄人在五云堆。
紫袍光里,星球宛转,花影徘徊。
未央宫漏水,散异香、龙阙崔嵬。
翠舆回。
奏仙歌韶吹,宝殿尊罍。

(0)

思远人·素玉朝来有好怀

素玉朝来有好怀。
一枝梅粉照人开。
晴云欲向杯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
深院落,小楼台。
玉盘香篆看徘徊。
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

(0)

乌夜啼 春思

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
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