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寓言六首·其一》。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见解。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孩子成长后能够回报养育之恩,使父母安享晚年。这里展示了儒家文化中强调的孝道和家庭伦理。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 这两句则指出了社会上一些人追求财富却不择手段,只关心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他人的困苦。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批评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 这两句描写了一些权势人物控制着某一地区,他们通过自己的手段充实自己,却让周围的人处于困境。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地方官吏专横和民生疾苦的关注。
“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理想,即整个国家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农业生产,因为这是国家繁荣的基础。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计和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寓言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道德的沦丧以及权力导致的种种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王安石作为政治改革家,其文学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理想主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