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丘洞中宴》
《浮丘洞中宴》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洞府游仙入,楼台望气通。

焚香来桂女,行酒芝童

鹤舞春池月,莺啼碧树风。

何当长袖,共挹浮丘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长袖(cháng xiù)的意思:长袖是指衣袖长而宽松,比喻有权有势的人或有能力的人。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浮丘(fú qi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轻浮不稳定。

鹤舞(hè wǔ)的意思:形容舞动的姿态优美,轻盈飞舞。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望气(wàng qì)的意思:通过观察天象、气象等来预测未来的情况。

行酒(xíng jiǔ)的意思:行酒指的是在宴会上为宾客提供酒水,行走间进行酒宴招待的意思。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芝童(zhī tóng)的意思:指聪明、聪慧的孩子。

浮丘公(fú qiū gōng)的意思:指自命清高,自负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宴饮场景,充满了神秘与雅致。诗人以“洞府游仙入,楼台望气通”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接下来,“焚香来桂女,行酒命芝童”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上的仪式感和高雅氛围,桂女与芝童的出现,更增添了仙气与神秘色彩。

“鹤舞春池月,莺啼碧树风”则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意境,鹤舞与莺啼,春池月色与碧树微风,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最后,“何当倚长袖,共挹浮丘公”表达了诗人对与仙人共饮的美好愿望,既是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归途二十里渡浑河登石径山遇雨

回头别群山,西望尽碧空。

岂知青未了,山色忽向东。

巃嵷邈双阙,詄荡开九重。

林枯少栖鹘,洞累疑藏蜂。

虚无想金阁,黯淡留铜容。

遗经署元和,高爵奓卢龙。

能邀定州殁,始信大觉功。

至今来游客,证古名犹蒙。

徐开荆枳地,力陟陂陀峰。

下临駴无地,上瞩愁近穹。

桑乾塞外来,至此势更雄。

飞声撼诸天,一听三日聋。

塔孤势疑动,客惧不敢从。

前山雨欲集,归路云已封。

不辞沾衣湿,藉慰久旱衷。

(0)

孙香岩先生以自乘良马惠赠走笔赋谢

天生神骏宛马雄,一扫凡马千群空。

?云蹑电惊飞虹,骞腾倏忽追无踪。

吾师纵控组舞工,朝秣夕饮东华东。

咫尺上与天阊通,年年侍从披云鬃。

虎胸彗尾骨格丰,志决千里将毋同。

解骖脱赠谊独隆,得得满马皆春风。

紫薇郎官退自公,鞭丝帽影花濛濛。

(0)

江村

寂寞江村晚,苍茫野径迷。

渡闲秋水阔,云冷暮山低。

落日明孤塔,轻烟幂远溪。

归来沿岸曲,人影画桥西。

(0)

再过燕子洞

契阔灵山乍两年,重来仍是绤衣天。

抽身皂荚黄尘外,到眼琪花碧草前。

终古涛声常作雨,经春苔印又如钱。

使君不识忙闲事,偷伴孤云一夕眠。

(0)

题白石翁移竹图后·其二

水流花放自年年,谁有闲情似石田。

几笔山光秋到竹,盟鸥射鸭晚凉天。

(0)

西涯诗·其二

路折李公桥,吾庐一水隔。

杨柳绿依依,不见李公宅。

桔槔亭已颓,清响落林隙。

微风散稻田,斜月上松石。

菜园全荒凉,莲花总幽僻。

惨淡经檀花,照人犹深碧。

李公社稷臣,杯酒非所适。

挥涕白鸥前,散发秋堂夕。

竹林寄余兴,禅房时著屐。

偶然出诗句,幽怀感今昔。

虾菜尚难具,平泉安足惜。

惟有法华庵,空廊黄叶积。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