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一》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一》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公案(gōng àn)的意思:公案指的是官府办案的案件。在现代用法中,公案泛指一切案件,特别是引起公众关注的重大案件。

铅椠(qiān qiàn)的意思:指心地狭隘、刻薄小气。

三国(sā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比喻岁月的磨砺。
鬓丝秋:形容两鬓斑白,象征年老。
独抱:独自怀抱。
成书:完成的书籍。
四海游:走遍天下。
三国诸人:指三国时期的人物。
梦里:梦境中。
一番公案:一次历史事件或争议。
又从头:重新开始。
翻译
十年岁月如铅笔磨砺,两鬓已现秋霜,独自抱着成书走遍天下。
三国时期的人物仿佛在梦中重演,那些历史公案又要重新开始讲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过所作,名为《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首句“十年铅椠鬓丝秋”,可见作者在长时间的阅读与沉淀后,头发已经斑白,如同秋天树上的叶子一般。"铅椠"指的是书籍的封面,而"鬓丝秋"则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老化过程。

接着,“独抱成书四海游”,诗人将自己与书籍紧紧相连,通过阅读而实现心灵的旅行,无论是哪一个时代或地点,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文学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向往。

第三句“三国诸人应梦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梦境中遇见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刘备、曹操等三国时期的人物,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们精神上相通。

最后一句“一番公案又从头”,"公案"此处可能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和评判。诗人希望能够像处理一个案件一样,从头开始探索和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寻找其中的智慧与教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更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追求,即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实现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

旷士无时不爱山,却嫌庭户少巑屼。
何年劫火留遗断,便作北高峰下看。

(0)

得节二首

风云际会少人同,玉殿宣麻出禁中。
圣主念亲催赐鉞,老臣们泪痛遗弓。

(0)

和丁使君惠赠

浙江茅土几诸侯,美誉唯公一日收。
冯翊望之新得郡,颍川黄霸旧承流。
西湖一火愁中禁,东郡三霖慰客忧。
早晚秋来吹紫桂,百钱应伴使君游。

(0)

和乐天为张建封侍儿盼盼作仍继五篇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
日月其除岁云暮,诗人此意报君知。

(0)

和唐户古律三首

世事每多违,苦心终眷眷。
功名等抟水,岁月如奔电。
古人意何许,厚禄良难恋。
冥鸿已高翔,归翼方知倦。

(0)

和杨诚斋题梅山诗卷

洋洋海内服诗声,手决云章万象明。
千仞览辉丹穴凤,三春刷羽上林莺。
蒉桴土鼓有遗韵,牛鬼蛇神无遁情。
才大渺瀰如碧海,蹄涔那改斗澄泓。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