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公案(gōng àn)的意思:公案指的是官府办案的案件。在现代用法中,公案泛指一切案件,特别是引起公众关注的重大案件。
铅椠(qiān qiàn)的意思:指心地狭隘、刻薄小气。
三国(sā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 注释
-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比喻岁月的磨砺。
鬓丝秋:形容两鬓斑白,象征年老。
独抱:独自怀抱。
成书:完成的书籍。
四海游:走遍天下。
三国诸人:指三国时期的人物。
梦里:梦境中。
一番公案:一次历史事件或争议。
又从头:重新开始。
- 翻译
- 十年岁月如铅笔磨砺,两鬓已现秋霜,独自抱着成书走遍天下。
三国时期的人物仿佛在梦中重演,那些历史公案又要重新开始讲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过所作,名为《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首句“十年铅椠鬓丝秋”,可见作者在长时间的阅读与沉淀后,头发已经斑白,如同秋天树上的叶子一般。"铅椠"指的是书籍的封面,而"鬓丝秋"则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老化过程。
接着,“独抱成书四海游”,诗人将自己与书籍紧紧相连,通过阅读而实现心灵的旅行,无论是哪一个时代或地点,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文学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向往。
第三句“三国诸人应梦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梦境中遇见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刘备、曹操等三国时期的人物,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们精神上相通。
最后一句“一番公案又从头”,"公案"此处可能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和评判。诗人希望能够像处理一个案件一样,从头开始探索和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寻找其中的智慧与教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更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追求,即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实现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