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同 卢 使 君 幼 平 吴 兴 郊 外 送 李 司 仓 赴 选 唐 /皎 然 重 阳 千 骑 出 ,送 客 为 踟 蹰 。旷 野 多 摇 落 ,寒 山 满 路 隅 。晴 空 悬 蒨 旆 ,秋 色 起 菱 湖 。几 日 登 司 会 ,扬 才 盛 五 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空悬(kōng xuán)的意思:指事物无所依附,悬而不落。
旷野(kuàng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田野或荒凉的草地,也可引申为形容人远离繁华、孤独无助的境地。
路隅(lù yú)的意思:指路边的拐角处或道路的边角。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晴空(qí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无云的状态,也比喻事情的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司会(sī huì)的意思:主持会议或活动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五都(wǔ dōu)的意思:指五种权力集中的地方。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翻译
- 重阳节这天千骑出游,送别客人时我步履迟缓,心有不舍。
空旷的原野上草木纷纷凋零,寒意笼罩下的山岭布满了道路的转角。
晴朗的天空中挂着红色的旗帜,秋色在菱形的湖面上荡漾开来。
不久后我将登上司会之位,我的才名将在五大都市中大放异彩。
- 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也称重阳节。
千骑:形容随从众多。
踟蹰:徘徊,此处指送别时的依依不舍。
旷野:空旷的野外。
摇落:草木凋零貌。
寒山:深秋时节显得寒冷的山。
路隅:路边,道路的角落。
晴空:清澈明亮的天空。
茜旆:红色的旗帜,茜为红色,旆为古代的旗子。
菱湖:湖面形状像菱角,也可泛指秋天的湖水之美。
登司会:担任司会之职,司会古时为掌管会计之事的官职,这里比喻担任要职。
扬才:展示才能。
五都:五个重要的都市,泛指很多大城市。
- 鉴赏
诗人以重阳节千骑出行,送别客人之情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图。首句“重阳千骑出,送客为踟蹰”中,“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望远、赏菊花的习俗。而“千骑出”则显示了一场盛大的送别活动,送别之人众多,气氛庄重。"踟蹰"形容行走不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人多拥挤,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
接下来的“旷野多摇落,寒山满路隅”描绘了一派秋景。“旷野”指广阔无垠的大野,“摇落”则是树叶随风飘落之意。"寒山"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而“满路隅”则形容落叶填满了道路的边角,增添了一份萧瑟。
第三句“晴空悬茜旆,秋色起菱湖”中,“晴空”指的是天气晴朗,没有云彩。“悬茜旆”是指旗帜在空中飘扬,这里可能是送别时设立的标识。"秋色起菱湖"则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菱湖"常用来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最后两句“几日登司会,扬才盛五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赞赏。"几日"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登司会”是指参加官府的选拔考试。“扬才盛五都”则是预祝其才能在五个大都市中广为人知,"扬才"即展示才能,“五都”常指唐代的长安、洛阳、成都、江陵和绵州。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萧瑟美以及对友人未来之事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