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沙书院》
《黄沙书院》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隐几南窗万念灰,只疑土木形骸

柴门不用常关著,怕有文殊问疾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shāshūyuàn
sòng / xīn

yǐnnánchuāngwànniànhuīzhīshìxínghái

cháiményòngchángguānzhùyǒuwénshūwèn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南窗(nán chuāng)的意思:指官员、学者等在南窗下读书写字的场景,比喻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土木(tǔ mù)的意思:指建筑工程。

问疾(wèn jí)的意思:询问疾病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注释
隐几:倚着几案。
南窗:面向南方的窗户。
万念灰:所有思绪消沉如灰。
土木:指代人的身体。
形骸:人的躯壳。
柴门:简陋的木门。
常关:经常关闭。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问疾:询问健康,探病。
翻译
倚着南窗的几案,心中所有思绪都化为灰烬。
我只怀疑眼前的土木之物,就是自己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辛弃疾在黄沙书院隐居时的心境。"隐几南窗万念灰",他倚着几案坐在南窗下,内心的情感仿佛化为灰烬,显示出一种超脱或寂寥的情绪。"只疑土木是形骸",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身体只剩下了无生气的土木之躯,流露出对世事淡漠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柴门不用常关著",诗人选择不封闭自己,暗示他期待与外界有所交流,尤其是希望能有高人如文殊菩萨般的人物前来探望,询问他的健康或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却不失期待,渴望智慧交流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隐逸生活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向往。辛弃疾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个人的隐居生活与哲理思考相结合,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士大夫情怀。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四十九

树影过帘柱。记当年、纱橱眠起,花砖共数。

十载钿车随皂盖,听遍江湖凉雨。

把一卷、循良新谱。

缀向和鸣诗稿后,夜吟声、响荅蟾宫杵。

酬唱乐、者般妩。云霄小谪瑶台侣。

拭端溪宛央锦砚,采豪双举。

玉茗秾开香寝畔,楼外苍然平楚。

过岭觅、珠娘鹦母,初试梅花妆额样,没人蕉、红傍疏棂吐。

仙蝶翅、掩堂庑。

(0)

齐天乐五十首·其三

小庭深院无尘梦,堂前四松交荫。

黛影拿云,青阴漏月,满地霜华寒浸。

涛声到枕,听子落空阶,幽人未寝。

贤主多情,扣门相就更呼饮。

伤心当日胜友,到重来散尽。清泪交衽。

任是虬姿,依然无恙,庑下梁舂难赁。

西州路稔,便洒泣羊昙,也成衰甚。

待问山童,那堪门巷审。

(0)

相见欢四首·其四

万家生计萧然。未装棉。欲赋东人,杼柚吁苍天。

哀鸿住,秋风莫,幸停鞭。鞭挞穷时、变作枕戈眠。

(0)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五

榆钱飞老,过了花时人事少。

懒炷都梁,风过书签看在香。

绿阴新雨,闲校丹经消日午。

佳墨匀研,莫放杨花入画帘。

(0)

望江南六首·其三

清明忆,风景最湖塘。

新水暖香浮笋市,乱山晴翠落鱼床。斜日酒旗黄。

(0)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六

红豆抛残矣。正花前、鬓丝禅影,泥人如此。

十万春风谁管领,甘为雪儿愁死,偏零落、鸳鸯名字。

争道罗横难脱白,证香名、未办黄金纸。

这场错,铸谁是。

同年碧玉才弹指,半相逢、钿筝瑶阮,招摇过市。

愿种搞门千本草,稳卧樱桃花底。

都不羡、盘龙账子。

巧借青娥消肮脏,拼偿他、轻薄生生债。

掷铅管,泪如水。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