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去却怜桥畔柳,春来犹学舞儿腰。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见柳咏怀》以柳树为载体,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拟人手法,将柳树与过往的人事相联系,描绘出一幅既生动又富含哲理的画面。
首句“画船曾系柳边桥”,描绘了一幅古代江南水乡的景象,画船停泊在柳树环绕的小桥旁,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次句“歌舞升平乐意饶”,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的和谐与欢乐气氛,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歌舞,享受生活的美好。
然而,第三句“事去却怜桥畔柳”转折突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即使时间流逝,人事已非,但桥畔的柳树依然如故,这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春来犹学舞儿腰”,则以柳树随风轻摆的姿态,比喻自己虽已老去,但仍保持着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如同春日里柳树的柔韧与生机,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柳树这一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对时间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司徒富公耆年会诗
古人称宴安,居处必择地。
诸公来河南,有若不期会。
岩岩大司徒,早辞槐鼎贵。
嘉谟纳渊衷,故事留台寺。
构第铜驼坊,开门瀍水次。
居守德爵同,位重官三事。
高轩每过从,纵言谈道艺。
复有乡里贤,夙昔承嘉惠。
崧岭高横空,洛波清见底。
履道追昔游,行厨载芳醴。
燕毛礼所重,安车皆戾止。
年尊二国公,齿序众君子。
愿公寿千秋,慰民瞻具尔。
三载一来朝,当陪天子祀。
初过白沟北望燕山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
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
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
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
次韵韩康公对雨即事有怀五弟
燕閒谁伴泛金焦,注想鸰原望泬寥。
接客后堂聊造适,偃藩临汝正逍遥。
齐名孟季须爰立,一致夷聃异反招。
笔札文章俱第一,风流今不数三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