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寿》
《祝寿》全文
明 / 岑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箓(bǎo lù)的意思:宝贵的文献或文件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合丹(hé dān)的意思:指合成、混合。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上仙(shàng xiān)的意思:指在道教中,高于人间世界的仙人。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新班(xīn bān)的意思:新班是指新组成的班级或新成立的团体。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有用(yǒu yòng)的意思:有益、有价值、有帮助。

子都(zǐ dō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都已经成年了,表示时间的流逝。

鉴赏

这首诗以“祝寿”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长寿与仙界的向往。首句“宝箓新班最上仙”,以“宝箓”象征珍贵的道书或仙界的指引,暗示着主人公获得了通往仙境的秘籍,成为最高层次的仙人。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仙界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尊崇。

次句“合丹唯有用青莲”,进一步揭示了修炼成仙的关键在于“合丹”,而“青莲”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纯洁、高雅与超脱,暗示了通过纯净的心灵与高尚的行为才能达到与仙界相合的状态。这句诗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内在精神升华的理念。

“寻常甲子都忘却,不见天河又一年”,这两句诗运用了时间的流逝来表达生命的短暂与珍贵。通过忘记“甲子”(古代纪年的一种方式),意味着主人公在追求仙道的过程中,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时间观念,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同时,“不见天河又一年”则以银河的永恒不变反衬出人间岁月的流转,强调了对长寿的渴望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仙界的向往、对长寿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在追求精神境界上的独特思考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岑徵
朝代:明

岑徵(一六二七—一六九九),字金纪,号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年二十遭鼎革,弃诸生,隐西樵。沧桑事定,乃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怜,人亦罕怜之者。所与为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终。著有《选选楼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猜你喜欢

东山谒韩祠毕,得子华长句,次韵寄答

新市楼头和诗毕,舟师告行仗风力。

谁知大句捷于风,六百里程远追及。

于时我正从韩公,捕逐八荒两翅疾。

乾坤雷琅摆光燄,青莲乐府少陵律。

时虞仙官敕六丁,白日青天起霹雳。

岛瘦郊寒湜籍走,落落人才困驰骤。

终须载笔缚元济,岂惟奋舌诛庭凑。

偶语龙湫窥舑舚,群鬼闻之惊破胆。

不知此特不平鸣,愚儿但妒词何赡。

古人馀韵吁莫追,嗟我与君犹斗险。

书生今日良可哀,有策难上黄金台。

燕赵曾闻古多士,悲歌慷慨安在哉!

空谈横磨十万剑,言者自愤旁人咍。

汉家不出卫霍才,西极天马何时来!

(0)

游姜畬,题山人壁二首·其一

春山草浅畜宜羊,山半开畬合种姜。

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

(0)

立春前一日侍家大人游薯村题宗人山楼二首·其一

不晴不雨酿春寒,万里归承膝下欢。

亲侍罗浮万年杖,湖山无恙故乡看。

(0)

南岩均庆寺诗四首·其四

吾祖昔入粤,五世乃始昌。

当时佛抱送,坠地腾佛光。

以寺名厥名,至今留馀庆。

我从海上来,五载离闽疆。

此行访佛迹,再见闽山苍。

闽山连粤山,遥控东南洋。

长蛟率悍类,毒雾遮日光。

安得佛金钟,覆使毋披猖。

欲读金字经,贝叶无遗藏。

谁传神山笔,父老思先皇。

入寺考故名,剔藓残碑旁。

手携石墨归,满路昙花香。

(0)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其五

唐颠宋蹶电中过,佛法其如世运何?

一例称师更称祖,可怜人拜大峰多。

(0)

东山感秋词,次康步崖中翰题壁韵五首·其一

痛哭秋风又一年,觚棱梦落练江天。

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