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苏 翰 林 厩 马 好 头 赤 宋 /晁 补 之 君 不 见 昆 仑 龙 种 非 凡 肉 ,不 但 蹄 高 耳 批 竹 。区 区 吴 蜀 有 二 骏 ,跳 过 断 桥 飞 出 谷 。万 蹄 纵 牧 原 野 赤 ,汧 陇 收 驹 日 复 日 。未 须 天 厩 惊 好 头 ,冀 北 未 空 聊 一 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断桥(duàn qiáo)的意思:指桥断了,无法通行。比喻人际关系破裂或交往中断。
非凡(fēi fán)的意思:超乎寻常,超越平凡
好头(hǎo tóu)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时的良好状态或趋势。
冀北(jì běi)的意思:指北方地区,特指河北省的北部地区。
龙种(lóng zhǒng)的意思:指有杰出才能的后代或后代中能继承家族优良品质的人。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收驹(shōu jū)的意思:指收回马匹,比喻结束战争或停止军事行动。
吴蜀(wú shǔ)的意思:吴蜀是指吴国和蜀国,用来比喻两个势力相互争斗或竞争。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 翻译
- 你没看见昆仑山下的龙种非比寻常,不仅蹄子高大耳朵像竹叶。
小小的吴蜀之地也有两匹骏马,它们跃过断桥飞奔出山谷。
成千上万的马蹄在草原上驰骋,汧水与陇山间每日都有新驹被捕获。
不必羡慕天马厩中的名驹,暂且让我在冀北之地一睹风采。
- 注释
-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高山,象征崇高和神秘。
龙种:比喻非凡的人物或优良的品种。
蹄高耳批竹:形容马的特征,蹄子高大,耳朵像竹叶形状。
区区:谦辞,表示数量少或不重要。
吴蜀:古代两个地区,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断桥:形容有断裂的桥梁。
好头:指优秀的马匹。
冀北:古代中国北部地区,今河北一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次韵苏翰林厩马好头赤》。诗人以昆崙龙种为喻,赞美马的非凡品质,不仅蹄高耳大,还具有超群的速度和力量,能跳过断桥,飞越山谷。他提及吴蜀之地也有名驹,如万蹄奔腾在广袤原野,汧陇地区每日都有新驹被挑选。诗人认为这些马无需进入天子的马厩也能展现其优秀,只是希望它们能在冀北之地也有所历练,展现出更多的风采。整首诗通过描绘马的神骏形象,表达了对良马的欣赏和对人才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汉宫春 次高子文韵
雪与幽人,正一年佳处,清晓开门。
萧然半华鬓发,相与销魂。
披衣倚柱,向轻寒、?
渌微温。
端好在,垂鞭信马,小桥南畔烟村。
呵手冻吟未了,烂银钩呼我,玉粒晨*。
六花做成蟹眼,凤味香翻。
小梅疏竹,际壁间、横出江天。
那更有,青松怪石,一声鹤唳前轩。
望月婆罗门 送陈咏之自辽阳还汴水
妙龄秀发,韵清冰玉洗罗纨。
文章桂窟高寒。
晤语平生风味,如对好江山。
向雪云辽海,笑里春还。
宦情久阑。
道勇退、岂吾难。
老境哦君好句,张我萧闲。
一峰明秀,为传语、浮月碧琅?
。
归意满、水际林间。
水调歌头 高德辉生朝
年时海山路,寒碧乱清淮。
客中寿酒,醉眼不见一枝梅。
何似今年心事,千丈好云新雨,飞下玉妆台。
晴雪洗佳气,河汉酒肠开。
九秋雕,千里马,出风埃。
蓝桥得道,鹤骨端自见云来。
我有云山后约,不得夜灯亲酌,倾倒好情怀。
为写芳鲜句,扶起玉山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