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乾鱼伏网,林热鸟移巢。
淬魃临祠庙,迎龙就涧坳。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忧旱二首(其一)》描绘了南方地区久旱无雨的严峻景象。首句“南国久无雨”直接点出主题,接下来通过“皇皇六月交”强调旱情持续的时间之长,已经是夏季最炎热的时节。
“池乾鱼伏网”形象地写出池塘干涸,鱼儿藏匿于渔网之下,暗示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困境。“林热鸟移巢”进一步渲染环境的酷热,连鸟类也因高温而改变栖息地。
诗人接着祈求神灵“淬魃临祠庙”,希望驱除旱魃这个传说中的旱灾之神,同时“迎龙就涧坳”则寄托对龙王降雨的期待,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能带来雨水的神灵。
最后两句“祇愁秋稼尽,何以度衡茅”表达了诗人对秋季庄稼收成的忧虑,担心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枯萎,无法度过这个艰难的季节,流露出深深的民生疾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民间信仰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旱灾的深切关注和对民生的忧虑。
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
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
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
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
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
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
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
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
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
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
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
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
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
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
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
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
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
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
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
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
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
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
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
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
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
《哭老子》【明·叶元玉】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467c6b7b09256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