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存人去不复返,古木高藤生绿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得鹿(de lù)的意思:比喻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对开(duì kāi)的意思:相互对立或相对矛盾的两种情况或观点。
鹅湖(é hú)的意思:指人或物在水中漂浮,无所依靠。
复返(fù fǎn)的意思: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可异(kě yì)的意思:可变异,可改变
往迹(wǎng j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行为留下的痕迹或迹象。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翁万达的《铅山望鹅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首句“天入鹅湖山对开”,以壮阔的景象起笔,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远而神秘的世界。鹅湖山作为背景,既烘托出一种自然的雄伟,也暗示着历史的深远。
接着,“陆朱曾此筑居台”一句,点出了鹅湖山曾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地点,陆朱(可能指陆九渊和朱熹两位理学大家)在此留下过足迹。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读者对鹅湖山有了更深的文化联想。
“台存人去不复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古木与高藤生长的绿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抹苍凉与静谧。这种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对比,引发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不可异同求往迹,祇缘闻见转迷猜”两句,道出了探寻历史真相的困难。历史的痕迹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模糊,人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和传闻来推测过去,却难以得到确切的答案。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与困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
最后,“惭予独抱遗经叹,梦里犹疑得鹿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经典知识的敬仰和对自身知识局限的自省。在梦中,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智慧与真理的时代,但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仍需不断探索和学习。这种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自我认知的谦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学术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鹅湖山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自然、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选兄归天台
一笠弥天亦大奇,选公访我索新诗。
赤城归去应相忆,十里松风月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