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颠叟僧别二首·其一》
《赠颠叟僧别二首·其一》全文
元 / 范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问子家何在名山越树春。

来游万里道,去作五台宾。乞食宁忘禄?

行歌有神。曾逢陆脩静,招入社中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山越(shān yuè)的意思:指越过山峰,比喻克服困难,迈过障碍。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范梈赠给一位名叫颠叟的僧人的告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僧人远离尘世、游历名山的赞赏,以及对其修行生活的敬意。首句“问子家何在,名山越树春”描绘了僧人选择隐居于名山之中,享受着春天的生机与宁静。接下来的“来游万里道,去作五台宾”则赞美了僧人长途跋涉,寻求佛法的坚定决心,将自己比作五台山的尊贵宾客。

“乞食宁忘禄?行歌若有神”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生活态度,即使过着乞食的生活,他也未曾忘记修行的本心,且在行歌中似乎能感受到神灵的护佑。最后两句“曾逢陆脩静,招入社中人”提及了僧人可能曾遇见过如陆脩静这样的高僧,并被邀请加入修行团体,暗示了僧人的人格魅力和修行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的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流露出诗人对僧人的敬仰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梈
朝代:元   字:亨父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生辰:pēng)(1272—1330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猜你喜欢

养疴杂诗·其四

高高山月一轮秋,夜半椰阴满画楼。

分付驯猿攀摘去,渴茶渴酒正枯喉。

(0)

岁暮怀人诗·其三十五

新声五十瑟弦调,爱我诗曾手自钞。

远隔蓬山思甲帐,此生无福比文箫。

(0)

题摩达山诗草·其一

读君「摩达草」,结想到遥岑。

一片钧天乐,飘然世外音。

(0)

和蟫窟酒家书所见韵

疑是蓝桥忽遇仙,脂香参透喜欢禅。

奉觞多谢纤纤手,不饮琼浆已十年!

(0)

春草八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韵·其三

故园梦蝶记遗踪,祗与南城隔一重。

孤岛今非畿内地,瀛洲古是海中峰。

人间小劫魂无鹤,地下埋冤种有龙。

儿女不知兴废事,山歌野哭尽情浓!

(0)

舟次芦苞岸上晚眺

晚眺林于外,松阴日气消。

万山云里睡,一席水中摇。玉镜台何在?

青云路自遥。华山山上石,仙迹问山樵。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