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大 目 寺 宋 /刘 克 庄 来 人 云 虎 出 ,留 此 到 昏 钟 。寺 小 于 诸 刹 ,山 高 似 众 峰 。未 寒 先 得 雪 ,已 夏 尚 如 冬 。老 子 曾 游 浙 ,微 微 有 辨 锋 。
- 注释
- 来人:来访者。
云虎:形容人的快速或威猛。
昏钟:傍晚的钟声。
小于:比较之下更小。
诸刹:许多寺庙。
似:如同。
未寒先得雪:提前下雪。
已夏尚如冬:夏天却像冬天一样寒冷。
老子:古代哲学家老子。
游浙:游历浙江。
微微:隐约。
辨锋:智慧的锋芒。
- 翻译
- 有人如虎豹般匆匆而来,在黄昏钟声中留下踪迹。
这座寺庙比其他寺庙小,但山势却高过众多山峰。
还未到寒冷季节就下了雪,夏天却依然感觉像冬天一样冷。
老子曾经游历过这里,隐约可见他的智慧锋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深山古寺的幽静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加强了画面感。"来人云虎出,留此到昏钟"表达了游人被这里的美景吸引,愿意停留直至黄昏时分。此处"云虎出"既形象地描绘了山势,又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寺小于诸刹,山高似众峰"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寺庙的宁静和周遭山峦的壮丽。
接下来的"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用反常现象来形容这里四季不明,气候异常,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之奇,也映射出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老子曾游浙,微微有辨锋"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古代某位高僧,对于江南水乡风光有着深刻的体验和领悟。"微微有辨锋"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或者是对佛法智慧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空间的独特处理,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子脩归湖上居赠以长句
射阳湖上烟树多,浊水奔流江作波。
邗沟西北入淮去,一夜秋风渡漕河。
竹西歌吹何年路,广陵回首瓜洲渡。
胥泾不见浣沙人,参军只有芜城赋。
真州昔与谭生游,门下每称刘子脩。
曾揖长桑传肘后,还能满壁画沧洲。
前年击筑过燕市,昭王台边遇刘子。
挥毫命酒见平生,荐引无人解知己。
丹青传色出董源,晚于山水师荆关。
犹恨壮观未极意,跨蹇从我游西山。
风吹柳花满京阪,忽忆射陂春已晚。
公卿投辖不可留,买舟直向湖南返。
到家稚子候门庭,湖上芦黄枫树青。
行持西掖裁书笔,归注东皋让酒经。
我畏东华软红热,木门琅仓不堪谒。
长吟左氏招隐诗,寻尔持竿钓湖雪。
《刘子脩归湖上居赠以长句》【明·欧大任】射阳湖上烟树多,浊水奔流江作波。邗沟西北入淮去,一夜秋风渡漕河。竹西歌吹何年路,广陵回首瓜洲渡。胥泾不见浣沙人,参军只有芜城赋。真州昔与谭生游,门下每称刘子脩。曾揖长桑传肘后,还能满壁画沧洲。前年击筑过燕市,昭王台边遇刘子。挥毫命酒见平生,荐引无人解知己。丹青传色出董源,晚于山水师荆关。犹恨壮观未极意,跨蹇从我游西山。风吹柳花满京阪,忽忆射陂春已晚。公卿投辖不可留,买舟直向湖南返。到家稚子候门庭,湖上芦黄枫树青。行持西掖裁书笔,归注东皋让酒经。我畏东华软红热,木门琅仓不堪谒。长吟左氏招隐诗,寻尔持竿钓湖雪。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7567c6f2034187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