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涨》
《溪涨》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晓起闻溪涨,披衣立小轩。

混茫初学海,澒洞欲包原。

光撼山根动,声吹地轴翻。

群童不晓事喧噪沙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学(chū xué)的意思:初步学习或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

地轴(dì zhóu)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混茫(hùn máng)的意思:形容心思不清,迷茫无助。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沙痕(shā hén)的意思:指沙子上的痕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山根(sh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基础。

晓事(xiǎo shì)的意思:了解事物的真相或原理。

喧噪(xuān zào)的意思:指嘈杂喧闹,声音大而杂乱。

学海(xué hǎi)的意思:学问广博,学习无止境。

不晓事(bù xiǎo shì)的意思:不了解事情、不知道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溪水上涨时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机。

首句“晓起闻溪涨”,点明时间与事件,晨曦初现,溪水悄然上涨,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基调。接着,“披衣立小轩”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动作,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观自然的场景中,小轩作为观察点,让读者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着自然的变化。

接下来的四句“混茫初学海,澒洞欲包原。光撼山根动,声吹地轴翻”,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将溪水上涨的景象描绘得气势磅礴。溪水仿佛初学大海般浩瀚无边,欲将大地包揽其中,其光亮足以撼动山根,其声响能吹翻地轴,展现出溪水上涨时的壮观与震撼力。

最后两句“群童不晓事,喧噪傍沙痕”,以儿童的喧闹反衬出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孩子们在沙岸边嬉戏,他们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但这种喧嚣并未破坏整体的和谐氛围,反而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与生动性。

整首诗通过对溪水上涨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同时也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方洲八景八首·其四麦陇翻云

时平田里安,麰麦被丘陇。

芃芃翠浪翻,蔪蔪绿云涌。

肥硗力虽殊,刈穫日可拱。

欲赋两岐歌,周诗更堪咏。

(0)

江亭秋望

林亭寂静俯江流,天净波光暑雨收。

吟处诗人闲对席,望中仙侣远同舟。

老年未减沧洲趣,清兴难忘赤壁游。

莫遣西风吹客鬓,鲈肥莼冷不胜秋。

(0)

凝香阁选入湖海耆英集

小院深沈莲漏永,银叶轻盈覆蝙鼎。

东风不起绣帘垂,雨重云母晴烘影。

宿酲未解枕还欹,梦绕屏山午篆移。

花染蝶须春栩栩,烟蟠鹊尾昼迟迟。

铜沟气暖罗衾薄,肌骨清融神未觉。

起来捲幔久支颐,满架蔷薇己开萼。

(0)

甘露瑞应诗

銮舆晓出都门外,狩猎平原为观稼。

千村鸡犬寂无声,万骑经过肃严戒。

维时孟冬若春深,和气融融满空界。

乃知德泽符天心,酿此甘液垂沆瀣。

纷纷点缀松柏间,灿若明珠照回驾。

叶上迎风色愈坚,林间映日光相射。

赐时顿减词臣渴,尝处即起吾氓赊。

小人何幸睹清平,献纳遥临玉墀拜。

(0)

送复虞陈孝廉自蜀还省亲回戍

十年边戍喜今还,暂解征袍复衣斑。

供侍未终甘旨后,新愁又起别离间。

云连蜀道秋登栈,月满瞿塘夜度关。

此去定知乡梦在,依依长绕海虞山。

(0)

秋日雨中留饮千氏书楼

一声新雁起平川,秋水瀰茫接远天。

人倚碧阑干外雨,舟横芳草渡头烟。

归来举世无元亮,感慨斯时有仲宣。

今日故人皆满座,不妨沉醉菊花前。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