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稗官(bài guān)的意思:指低级官员、小官吏。
梵字(fàn zì)的意思:指儿童刚开始学习写字时的初级阶段。
官使(guān shǐ)的意思:指官员相互保护,互相掩盖错误或过失。
摩诘(mó jié)的意思:摩诘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炼来摧毁自我,达到解脱的境界。
三食(sān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吃饭的次数,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或者饮食状况。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涂鸦(tú yā)的意思:指随意乱涂乱画,不加思索地在墙壁、纸张等表面上随意涂画。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竺乾(zhú q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郧中杂言八首》之五,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字、历史与宗教的深刻思考。
"涂鸦半成梵字,为蠹三食仙名。" 这两句描绘了文字的演变与历史的更迭。"涂鸦"象征着文字的初始状态,"梵字"则代表了佛教中的圣文,"为蠹"和"三食仙名"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消逝。整句话表达了文字从原始到精炼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在时间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
"虞初稗官使者,摩诘竺乾先生。" "虞初"和"稗官"都是古代文献的称谓,"使者"和"先生"则分别指代了传递知识与智慧的角色。"摩诘"是唐代著名画家、诗人王维的别号,"竺乾"则是印度佛教的传入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代文献的记录者与艺术家、佛教的传播者,展现了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文字、历史、宗教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与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二首·其一
荐得是,移华兼蝶至。荐得非,担泉带月归。
是也好,郑州梨胜青州枣。
非也好,象山路入蓬莱岛。
是亦没交涉,踏著秤锤硬似铁。
非亦没交涉,金刚宝剑当头截。
阿呵呵,会也么,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