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徐 正 权 秀 才 城 西 溪 亭 宋 /苏 辙 竹 林 分 径 水 通 渠 ,真 与 幽 人 作 隐 居 。溪 上 路 穷 惟 画 舫 ,城 中 客 至 有 罾 鱼 。东 来 只 为 林 泉 好 ,野 外 従 教 簿 领 疏 。不 识 徂 徕 石 夫 子 ,兼 因 女 婿 觅 遗 书 。〈
徐 生 ,石 介 女 婿 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领(bù lǐng)的意思: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画舫(huà f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超群,出众。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女婿(nǚ xu)的意思:女婿指的是妻子的丈夫,也可以用来比喻儿子婚后成为新家庭的一员。
上路(shàng lù)的意思:开始旅程或行动
野外(yě wài)的意思:指在户外、田野或野外进行活动或工作。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徂徕(cú lái)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候
- 注释
- 竹林:竹林小道。
幽人:隐士。
作隐居:作为隐居之地。
画舫:装饰华丽的小船。
罾鱼:用网捕的鱼。
林泉好:喜欢林泉的美景。
簿领疏:减少文书事务的繁重。
徂徕石夫子:徂徕山的石姓先生。
遗书:遗留的书籍。
- 翻译
- 竹林小路通向流水渠道,真是隐士的理想居所。
溪边的小路尽头只有画舫,城里来的客人能品尝到网捕的鱼。
我东来只为享受林泉之美,野外的生活让我公务轻松。
我不认识徂徕山的石夫子,还得托我女婿找他的遗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画面。首句"竹林分径水通渠"展现了秀才城西溪亭周边环境的清幽,竹林小径蜿蜒,流水潺潺,仿佛为隐士的生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真与幽人作隐居"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隐逸氛围,适合文人墨客寻求心灵的宁静。
"溪上路穷惟画舫,城中客至有罾鱼"两句,写的是溪亭的独特景致,小路尽头是装饰华丽的画舫,暗示着主人的好客与生活情趣;同时,城中的客人来访,还能品尝到新鲜的罾鱼,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和人情味。
"东来只为林泉好,野外从教簿领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事务的淡然态度,选择远离尘嚣,享受林泉之乐,让繁琐的公务得以减轻。
最后两句"不识徂徕石夫子,兼因女婿觅遗书"则透露出诗人与秀才徐正权的交情,以及对徐正权身份的好奇——他可能是一位像徂徕石那样的隐逸高人,诗人通过拜访,还希望能找到他的遗书,体现了对学问和文化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西溪亭的隐逸生活,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归剡山
远逃为乱处,寺与石城连。
木落归山路,人初刈剡田。
荒林猴咬栗,战地鬼多年。
好去楞伽子,精修莫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