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鹿(bái lù)的意思:指白色的鹿,比喻稀罕的珍品或难得的事物。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金鼎(jīn dǐ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声名卓著的高官或重要职位。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地位崇高、价值非凡。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青牛(qīng ni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才或有潜力的人。
山游(shān yóu)的意思:指在山中游玩观赏风景。
生骑(shēng qí)的意思:形容人生活奢侈,过着富裕而无忧无虑的生活。
十洲(shí zhōu)的意思:十洲是指地球上的各大洲,表示广阔辽阔的地域。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须不(xū bù)的意思:必须不,绝对不能
玄鹤(xuán hè)的意思:指高尚、优美的文风或诗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德行高尚,品质优美。
玉洞(yù dò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高尚、纯洁。
贞白(zhēn bái)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纯洁无瑕。
跨青牛(kuà qīng niú)的意思:指人或物能够跨越难以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骑白鹿(qí bái lù)的意思:指人心志高傲、目中无人,自以为了不起的态度。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所作的《步虚词二十三章》中的第十二章。诗中描绘了道家修行者的生活与追求,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点明了修道者并非没有掌握炼丹秘术,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碧山生活,暗示了一种对世俗功利的超越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接着,“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两句,运用了两个著名的道家典故,韩生与白鹿,老子与青牛,象征着修道者的高洁与自由,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则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渴望追随这些仙人,一同前往传说中的仙境,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进一步描绘了寻找仙山洞府,穿越丹丘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
最后,“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以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反思,认为不必完全脱离尘世,也可以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道家文化中对自然、超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