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滇中竹枝词·其七永昌词》
《滇中竹枝词·其七永昌词》全文
明 / 施武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牢(āi láo)的意思:指人们对逝去的亲人感到深深的思念和悲伤之情。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丁当(dīng dāng)的意思:指声音清脆、响亮。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汉武(hàn wǔ)的意思:指统一战国后的中国,由汉朝创立,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

流人(liú rén)的意思:形容人流动不定,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工作。

蛮语(mán yǔ)的意思:指粗鲁无礼的言辞或行为。

穷边(qióng biān)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的地方。

永昌(yǒng chāng)的意思:永远兴旺、永恒繁荣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云南永昌地区的社会风貌与历史变迁。施武以“滇中竹枝词”为题,创作了多首诗歌,此为其中第七首,专写永昌。

首句“汉武穷边开永昌”,点明了永昌地区在古代的历史地位,汉武帝时期为了拓展疆域,深入边陲,开辟了这一区域,奠定了其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重要位置。

次句“哀牢部落散丁当”,哀牢是古代的一个民族,丁当可能是指其分布或活动范围。这句诗描述了哀牢部落的分散状态,反映了该地区民族融合与变迁的历史过程。

第三句“流人不学花蛮语”,“流人”指的是被流放或迁徙到此地的人口,“花蛮语”可能是指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外来人口与当地民族语言文化的隔阂,也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与适应问题。

最后一句“城郭风烟半建康”,“建康”即今南京,此处用以借指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句话描绘了永昌城郭中既有边疆特色,又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景象,体现了边疆地区文化交融与多元共存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永昌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文化融合的面貌,既体现了边疆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也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与适应。

作者介绍

施武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沁园春·思昔买臣

思昔买臣,怀绶会稽,年犹五旬。
算初无功用,维持国事,但将富贵,夸耀时人。
未若先生,方当强仕,掌握长淮百万军。
难摹写,是擎天拄地,纬武经文。
河滨。
胡马嘶春。
便密运机筹出万全。
拥熊旗指授,鹰扬啖,毡裘胆落,鼠逸狐奔。
褒诏飞来,威名加盛,从此不须关玉门。
归朝也,看云台画像,金鼎调元。

(0)

念奴娇·楚湘旧俗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0)

念奴娇·三闾何在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
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
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
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
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
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
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
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0)

沁园春·绿野归来

绿野归来,筇杖角巾,岂不快哉。
有清泉白石,东西岩岫,翠阴红影,高下楼台。
况是蕤宾,槐庭暑薄,照眼葵榴次第开。
轻熏里,翦香蒲为寿,一笑传杯。
栽培。
多少英材。
更霖雨、看看遍九垓。
算支撑厦屋,正资梁栋,调和钧鼎,须用盐梅,旒冕兴思,搢绅颙望,应有天边丹诏催。
依还是,为苍生一起,重位元台。

(0)

水龙吟·暮云低锁荒台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
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
开放青峦旧址。
动骚人、一番词意。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
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
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0)

满江红·玉垒澄秋

玉垒澄秋,又还近、桂华如璧。
算六载、筹边整暇,几多功绩。
铁壁连云东海重,惊波截断狂鲵翼。
把向来、捣颍旧规模,平淮北。
经济妙,谁知得。
都总是,诗书力。
有召公家法,范公胸臆。
赫赫勋名俱向上,绵绵福寿宜无极。
著莱衣、辉映衮衣荣,恢霖泽。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