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

万方玉帛千品簪裾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

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èrxiāngxiàqúnguānyóuyuányàn
táng / lóng

zhuànyánlángxiáyúnyànchū
wànfāngcháoqiānpǐnhuìzān

nánshānjìnchéngfēnběidòu
chítángchuíliǔyuánhuāshū

kànànzhōngtīng
xīnglánguīzhuǎnháizòuwéish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弼违(bì wéi)的意思:指执政者或领导者不顾民众的利益,任意行事,违背天下人心。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地入(dì rù)的意思:表示事物进入地下或被埋入地下。

分北(fēn běi)的意思:分离,分散

歌钟(gē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越。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千品(qiān pǐn)的意思:形容物品数量极多、品种繁杂。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兴阑(xīng lán)的意思:形容兴趣盎然、热闹非凡。

需云(xū yún)的意思:指需要云雨,比喻事情需要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宴乐(yàn lè)的意思:指宴会上的欢乐和娱乐活动,也可用来形容人们欢聚一堂、共享快乐的场景。

岩廊(yán láng)的意思:形容山洞或石室内部阴暗、狭窄。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玉帛(yù bó)的意思:指珍贵的礼物,也用来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原隰(yuán xí)的意思:原始的泥土,比喻本质纯朴、未经污染的品质。

簪裾(zān jū)的意思:形容举止端庄、仪态庄重。

撰日(zhuàn rì)的意思:编写日志或记录每日工作和活动。

注释
岩廊:宫殿的走廊。
暇:闲暇时间。
云宴:云间的宴饮活动。
玉帛:珍贵的礼物,象征敬意。
簪裾: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员群体。
南山:南方的山。
北斗:古代星宿名,象征方向或皇家权威。
帟幕:帐幕,代指宫殿内部。
虚:空荡,显得不实。
弼违书:辅佐君王的政务文书。
翻译
在宫中闲暇的日子里,开始了一场云间的宴乐。
各地诸侯带着礼物朝见,各种官员聚集一堂。
宫殿靠近南山,城市格局仿佛北斗星的一部分。
池塘边垂柳浓密,田野上野花稀疏点缀。
帐幕内光线昏暗,歌声和钟声显得空旷。
兴致阑珊时,骑马返回,继续处理辅佐君王的政务文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皇室的奢华与权力的展示。开篇“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便设定了一个悠闲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透露出宴会即将开始的喜悦心情。

接下来的“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则描绘了众多官员云集一堂,他们华丽的服饰和装扮彰显出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这里的“万方”和“千品”是用来形容数量之繁多,而“玉帛”和“簪裾”则点出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

随后,“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造建筑的结合,展现了宴会举行的地点之宏伟。这里的“南山”和“北斗”都象征着稳固和永恒,而“城”则是权力的象征。

诗中还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观,“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展示了宴会所在的园林之美。这里的“垂柳”、“池塘”、“原隰”和“野花”,都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常见元素,它们共同构筑出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失雅致的自然环境。

而后面的“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则是对宴会中景象和声音的描绘。“帟幕”指的是宫中的窗帘或门帘,而“歌钟”则是宴会上的音乐和歌舞,这些都透露出宴会上的一派繁华与热闹。

最后,“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表达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官员们纷纷乘马车离去,而“还奏”则可能是指宴会结束后对此次活动的总结或报告。

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场盛大的宫廷生活场面,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奢侈与权力结构。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东坡赞

难将得丧动天常,儋耳安然似玉堂。

来往借书仍借笠,不知雨步瘴烟乡。

(0)

竹篦

不触又不背,徒劳生拟议。

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

(0)

猪头和尚赞

金华圣者无人识,相逢便讨猪头吃。

回首还从旧路归,春风一阵香狼藉。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三

有权有实,有照有用,些些鬼眼睛,临机要活弄。

弄得活,没疏亲。谁知席帽下,都是旧时人。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七

正法眼,破沙盆。零敲碎打,不直分文。

一一银山铁壁,一一电掣雷奔。

(0)

大疑

此心未决应须决,决了而今更问谁。

日用堂堂无向背,春山一任鹧鸪啼。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