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古 朗 月 行 唐 /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 ,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 ,飞 在 青 云 端 。仙 人 垂 两 足 ,桂 树 作 团 团 。白 兔 捣 药 成 ,问 言 与 谁 餐 。蟾 蜍 蚀 圆 影 ,大 明 夜 已 残 。羿 昔 落 九 乌 ,天 人 清 且 安 。阴 精 此 沦 惑 ,去 去 不 足 观 。忧 来 其 如 何 ,凄 怆 摧 心 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白兔(bái tù)的意思:白色的兔子。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摧心(cuī xīn)的意思:摧毁心灵,使人痛苦悲伤
大明(dà míng)的意思:指光明、公开、显露之意。
捣药(dǎo yào)的意思:指胡乱瞎搅和,不按常理出牌,没有章法。
九乌(jiǔ wū)的意思:形容天空乌云密布,暗无天日。
沦惑(lún huò)的意思:迷惑;困惑。
明夜(míng yè)的意思:指明天晚上或未来的夜晚。
凄怆(qī chuà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的情感。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小时(xiǎo shí)的意思:小时指的是时间的短暂,也可以指年龄的幼小。
心肝(xīn gān)的意思:指心脏和肝脏,比喻最亲近和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阴精(yīn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内部的阴暗、不公正、不正派的势力或力量。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圆影(yuán yǐ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形象圆满、完美无缺。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足观(zú guān)的意思:足够观察,充分观察
白玉盘(bái yù pán)的意思:指白色的玉盘,比喻清洁无瑕疵的品质或无私的心地。
白兔捣药(bái tù dǎo yào)的意思:指不合适的人或事物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结果适得其反。
- 注释2
1、朗月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五收录此题,列于《杂曲歌辞》。
2、呼作:称为。白玉盘:据应劭《汉官仪》,封禅滩有白玉盘。这里指晶莹剔透的白盘。
3、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4、青:一作“白”。
5、仙人:古代传说,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月初生时,先看见仙人两只脚,月亮渐渐升起,就看见仙人全形,然后看见桂树。
6、何:一作“作”。团团:圆圆的样子。一作“团圆”。
7、“白兔”句:乐府古辞《董逃行》:“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
8、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9、蟾蜍:俗称癞蛤蟆。《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10、大明:指月亮。
11、羿(yì):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乌:即三足乌,其羽赤色,代指太阳。《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12、天人:天上人间。
13、阴精:月亮。《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沦惑:沉没,丧亡,指被蟾蜍吃掉。
14、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15、凄怆:伤心之意。凄,一作“恻”。
- 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只把它称作白玉盘。
有时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月中仙人垂着双脚,圆圆的桂树跟着出现。
那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又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月啃残缺了,皎洁的月亮因此晦暗。
后羿当初射下九个太阳,从此人间才安宁。
现在月亮已沉沦迷惑,走开吧没什么可看。
心怀忧虑而不忍走开,悲伤让人肝肠寸断!
-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前人与今人多谓此诗非一般的咏月之作,而是寄寓着政治局势,又谓此诗前半喻开元盛世,在诗人心目中如朗月在儿童心目中然;后半喻天宝后期,蟾蜍喻安禄山、杨国忠之类的权奸、宦官、边将,昏蔽其君,紊乱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