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谒(cháo yè)的意思:朝拜并探访君主或高级官员
朝定(cháo dìng)的意思:指朝廷政府的安定,也泛指政局稳定。
词源(cí yuán)的意思:指一个词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德器(dé qì)的意思:指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或事物。
鼎立(dǐng lì)的意思: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势力平分秋色,势均力敌的局面。
汾阳(fén yáng)的意思:指言辞谦虚,不自夸耀。
分散(fēn sàn)的意思:分散指的是将原本集中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分开,使之分散开来。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名臣(míng chén)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卓越才能和杰出政绩的官员。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曲尽(qǔ jìn)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事物或表达已经达到了极限,没有任何余地或机会。
群居(qún jū)的意思:指一群人或动物居住在一起。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韦曲(wéi qǔ)的意思:指人的言谈行为曲折迂回,不直接坦率。
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玉琢(yù zhuó)的意思:用玉石来雕刻,比喻精心雕琢、精心修饰。
鸳行(yuān xíng)的意思:形容夫妻或情侣同行,相互依偎,亲密无间。
远孙(yuǎn sūn)的意思:指的是离自己很远的后代,泛指后代的后代。
追风(zhuī fēng)的意思:追逐风的方向,形容追求进步、超越自我。
- 注释
- 汾阳:指汾阳王郭子仪的封地。
韦曲:唐代长安附近的名胜之地,以文人雅士聚集著称。
邂逅:偶然相遇。
远孙:远方的子孙。
玉琢两圭:比喻有品德和才能的人。
德器:品德和才能。
河倾千里:形容学识渊博。
词源:学问的源泉。
鸳行:比喻同僚或朋友同行。
朝谒:上朝拜见。
鼎立:并立,此处指在讨论中各持己见。
讨论:商议、辩论。
门开:比喻机会或场合出现。
分散:分开。
追风:形容快速离去。
马蹄痕:追踪的线索。
- 翻译
- 汾阳韦曲汇聚众多名臣,偶然相遇结识了远房子孙。
如同玉雕的双璧,观察他的品德和才能,他的学识如黄河源头般深广。
平日里他与同伴一同上朝,今日在重要场合坚定地发表意见。
只担心一旦门户大开,众人便会散去,难以追寻他们的踪迹,连马蹄印都难以辨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盛况。开篇“汾阳韦曲尽名臣,邂逅群居得远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后人的提及,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士族门第的肯定。
接下来的“玉琢两圭看德器,河倾千里瞰词源”则是对文人雅集场合的具体描绘。玉圭象征着文人的高洁品格,而“河倾千里瞰词源”则表明诗人们站在高处审视文学的渊源和流变,显示了他们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与深厚的情感。
“鸳行平日随朝谒,鼎立今朝定讨论”两句,通过对古代文人聚会时的情景进行想象,强调了诗人们在当下对文化和学问的探讨与确立。这里的“鼎立”则象征着文学批评或学术讨论的权威性。
最后,“只恐门开便分散,追风难认马蹄痕”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雅集可能迅速消散的担忧,以及对过往文化记忆难以捕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和自我定位,还通过对文人的聚会与学术讨论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文化交流和学问探求的热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兄弟争涂田而讼,歌此词主和议
蜗角争多少。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休了。
一片泥涂荒草地,尽是鱼龙故道。
新堤上、风涛难保。
沧海桑田何时变,怕桑田、未变人先老。
休为此,生烦恼。讼庭不许频频到。
这官坊、翻来覆去,有何分晓。
无诤人中为第一,长讼元非吉兆。
但有恨、平章不早。
尊酒唤回和气在,看从来、兄弟依然好。
把前事,付一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