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沣上幽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忆 沣 上 幽 居 唐 /韦 应 物 一 来 当 复 去 ,犹 此 厌 樊 笼 。况 我 林 栖 子 ,朝 服 坐 南 宫 。唯 独 问 啼 鸟 ,还 如 沣 水 东 。
- 翻译
- 来的时候就要离开,即便如此也厌倦这束缚的环境。
何况我这个归隐山林的人,却要穿着朝服坐在南宫之中。
只有向啼鸟询问,它们的故事是否还像沣水东边那样。
- 注释
- 一来当复去:指短暂的停留后又要离去。
犹此厌樊笼: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此处表达对束缚的厌倦。
况我林栖子:林栖子,指归隐山林的人,此处是诗人的自称。
朝服坐南宫:朝服,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服饰;南宫,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
唯独问啼鸟:只有通过啼鸟的叫声来寻求慰藉或理解。
还如沣水东:沣水东,可能是指诗人回忆中的某个地方,或者是象征过去的自由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则是诗人以隐士自居,早晨穿着正装坐在面向南方的室内,这种宁静与孤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中生活图景。
最后两句"唯独问啼鸟,還如沣水东"通过询问啼鸟(即知了),暗示诗人对于归去的方向和归属感有所思考。"还如沣水东"则是指向往日在沣水之滨的幽居生活,这里的"东"字可能指的是沣水流向,或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隐逸生活,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冯当世移金陵
满城携酒驻高轩,楚老沾衣共一言。
何幸期年无吏事,方从歉岁识君恩。
潮迎綵鹢来瓜步,山映朱旗转白门。
早晚使星还北极,溥看霖雨济乾坤。
过柏林院僧吉长老有古殿吴道子画维摩居士又有断碑是宝历年中记义岑禅师住院事
灵光岁久独岿然,岘首遗碑亦未迁。
会向三生记前佛,暂从方丈识诸天。
篆香徐刻黄金印,梵宇时开贝叶篇。
门外霜风正摇落,庭前翠柏自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