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豳风(bīn fēng)的意思:指古代豳国的风俗习惯,也用来形容古代的乐曲。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抚事(fǔ shì)的意思:抚慰事物,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竟夕(jìng xī)的意思:竟夕指整夜,连夜,通宵。形容一夜之间,整个夜晚。也可指连续的几个夜晚。
经幄(jīng wò)的意思:指经过幕府之人,泛指在朝廷中担任高官的人。
蠲税(juān shuì)的意思:指减免税收,降低纳税负担。
两忘(liǎng wàng)的意思:两个人都忘记了以前的事情,心情变得舒畅。
眠食(mián shí)的意思:指人在极度疲劳或饥饿的情况下,无法抵抗睡意或饥饿而昏昏入睡或吃饭。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头秃(tóu tū)的意思:指头发全部脱落,秃顶的状态。
忘怀(wàng huái)的意思:指忘记,不再怀念。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虚传(xū chuán)的意思:指无根据、无事实依据的传闻或传说。
眼枯(yǎn kū)的意思:形容眼睛因为长时间不眨而感到干涩疼痛。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阶所作的《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民生疾苦以及个人心境的深切关怀与感慨。
首联“三年经幄漫无功,抚事多归感慨中”,开篇即道出诗人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力感和对当前政事的忧虑,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这里的“经幄”指的是处理政务的场所,“漫无功”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工作成效的不满。
颔联“蠲税已虚传汉诏,授衣谁实献豳风”,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与贫富差距。诗人提到“蠲税”(减免赋税)这一政策,虽被广泛宣传为惠及百姓,但实际效果却未如人意;而“授衣”(古代风俗,秋季时官员向百姓发放衣物以示关怀)的实施情况也令人担忧,似乎并未真正惠及民众。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颈联“天寒戍雪先秋白,月盛边烽竟夕红”,描绘了一幅边疆地区的凄凉景象。寒冷的天气、飘落的雪花、夜晚的烽火,共同营造出一种肃杀与不安的氛围,暗示边防的紧张局势和战争的残酷。同时,这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
尾联“眠食两忘怀圣主,眼枯头秃并成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诗人称自己已经忘记了正常的睡眠与饮食,一心挂念着圣主(即皇帝),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同时,通过“眼枯头秃”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也暗示了自己的年老与岁月的流逝,流露出一种苍凉的人生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个人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辰除夕西斋独坐阅壁间王孟端画竹自题洪武丁丒岁除夜作抵今一百二十四除夕矣感而有作
醉墨淋漓玉两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不知丁丒人何在,忽把屠苏岁又除。
凉影拂墙烧烛短,清声入夜听窗虚。
不辞霜鬓萧疏甚,已有春风绕敝庐。
题黄应龙所藏巨然庐山图
筠阳文学倦官职,十年归来四壁立。
探囊大笑得片纸,不啻琼球加拾袭。
㩦来示我俾品评,谓是名僧巨然笔。
涣迹漓踪那辨真,行间双印还堪识。
古篆依稀赣州字,先宋流传非一日。
要知源委出珍藏,未论谁何定名迹。
墨渝纸敝神自存,老笔嶙皱况超逸。
冈峦迤逦蒙密树,浦溆萦纡带村室。
盘盘细路绕山椒,斜引鱼梁更东出。
途穷山尽得幽居,穹宫杰构临清渠。
仙邪佛邪定何处,髣髴胜境如匡庐。
还从文学问何如,大笑谓我言非虚。
自言远游真不俗,曾见庐山真面目。
五老之峰披白袍,玉虹万丈时飞瀑。
某丘某壑皆旧游,展卷晴窗眼犹熟。
秪今老倦到无由,对此时时作卧游。
惭余裹足不出户,闻君此语心悠悠。
高怀只尺已千里,眼中殊觉欠扁舟。
《题黄应龙所藏巨然庐山图》【明·文徵明】筠阳文学倦官职,十年归来四壁立。探囊大笑得片纸,不啻琼球加拾袭。㩦来示我俾品评,谓是名僧巨然笔。涣迹漓踪那辨真,行间双印还堪识。古篆依稀赣州字,先宋流传非一日。要知源委出珍藏,未论谁何定名迹。墨渝纸敝神自存,老笔嶙皱况超逸。冈峦迤逦蒙密树,浦溆萦纡带村室。盘盘细路绕山椒,斜引鱼梁更东出。途穷山尽得幽居,穹宫杰构临清渠。仙邪佛邪定何处,髣髴胜境如匡庐。还从文学问何如,大笑谓我言非虚。自言远游真不俗,曾见庐山真面目。五老之峰披白袍,玉虹万丈时飞瀑。某丘某壑皆旧游,展卷晴窗眼犹熟。秪今老倦到无由,对此时时作卧游。惭余裹足不出户,闻君此语心悠悠。高怀只尺已千里,眼中殊觉欠扁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867c6afb1e74c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