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勤 上 人 明 /荪 谷 新 家 峡 里 老 农 居 ,田 圃 收 功 不 愿 余 。百 计 谋 生 无 上 策 ,数 诗 排 闷 有 中 书 。秋 晴 林 径 时 行 药 ,雨 后 溪 潭 见 钓 鱼 。惟 有 野 僧 知 我 意 ,近 来 栖 息 问 何 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计(bǎi jì)的意思:百种方法或策略。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计谋(jì móu)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制定的策略或计划。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里老(lǐ lǎo)的意思:指老年人在家中安享天伦之乐。
谋生(móu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活而进行努力,谋求生计。
农居(nóng jū)的意思:指农民的家宅。也用来形容农村的安宁、宁静。
排闷(pái mèn)的意思:排遣烦闷、消除郁闷。
栖息(qī xī)的意思:栖息指动物停留或居住在某个地方,也可以引申为人在某个地方安顿下来。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时行(shí há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流行或盛行。
收功(shōu gōng)的意思:指收回功夫,停止练习或修行。
田圃(tián pǔ)的意思:
田地和园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 中章 、 胥己 仕,而 中弁 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之一:“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刘青士 等﹞岁轮一人出游,一人办赋役,一人力田圃,所著之书甚众。”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新家(xīn jiā)的意思:指新婚夫妇的家庭。
行药(xíng yào)的意思:指行医的药物,比喻治疗疾病的方法或手段。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新家峡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老农虽已定居于此,但对田间劳作仍充满热情,不辞辛劳,不愿让一分耕耘留下遗憾。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以诗歌作为排解愁闷的途径,仿佛从中找到了一丝慰藉。秋日晴朗,他漫步于林间小径,偶或采药自用;雨后溪潭边,他或许会静坐垂钓,享受片刻宁静。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提到“惟有野僧知我意”,表达了老农与一位隐居的僧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这位僧人似乎理解并欣赏老农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两人的交往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尊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先府君墓焚新刻手藁感而有述示兆蕃
平生读父书,句读粗可了。
残篇半零落,一一费探讨。
嗟哉手泽存,字法有遗藁。
忆当临池时,楮墨彻昏晓。
好古穷鸿茫,蒐奇极幽眇。
学成不用世,祗以慰枮槁。
殷勤受简劳,犹及趋庭早。
摩挲日几过,倏忽年将老。
有生妙镌刻,铁笔随指爪。
经时历冬夏,计日通酉卯。
编成众所叹,艺绝今应少。
蓼莪比周人,荐芰惭屈到。
西郊霜露降,不日严拜扫。
祝告假文辞,精诚藉薰燎。
悲风回轻烟,横泪洒衰草。
公家有瘝旷,尘务多纷扰。
志养久莫酬,吁嗟得为孝。
地下谁有知,吾儿慧而夭。
愿拓万本馀,装藏富缃缥。
流传遍朝野,散布盈海峤。
书香属有托,夙夜当自保。
以兹结构法,作室须念考。
虽无籯金遗,世德以为宝。
《先府君墓焚新刻手藁感而有述示兆蕃》【明·李东阳】平生读父书,句读粗可了。残篇半零落,一一费探讨。嗟哉手泽存,字法有遗藁。忆当临池时,楮墨彻昏晓。好古穷鸿茫,蒐奇极幽眇。学成不用世,祗以慰枮槁。殷勤受简劳,犹及趋庭早。摩挲日几过,倏忽年将老。有生妙镌刻,铁笔随指爪。经时历冬夏,计日通酉卯。编成众所叹,艺绝今应少。蓼莪比周人,荐芰惭屈到。西郊霜露降,不日严拜扫。祝告假文辞,精诚藉薰燎。悲风回轻烟,横泪洒衰草。公家有瘝旷,尘务多纷扰。志养久莫酬,吁嗟得为孝。地下谁有知,吾儿慧而夭。愿拓万本馀,装藏富缃缥。流传遍朝野,散布盈海峤。书香属有托,夙夜当自保。以兹结构法,作室须念考。虽无籯金遗,世德以为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567c6e617afe10380.html
赠司训黄文光擢重庆府二守
朝来雨初霁,相送出都城。
殷勤一杯酒,不尽此离情。
多君富文学,表表人中英。
九年持教铎,两度司文衡。
超迁黄堂去,越此承恩荣。
蜀道讵云远,别驾良不轻。
老稚多疮痍,引领望行旌。
文翁有遗化,寥寥谁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