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同王仿九朱瑞徵饮陈明府道见草堂》
《雨中同王仿九朱瑞徵饮陈明府道见草堂》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城居颇幽寂曲巷转成村。

愁对三春雨,同过五柳门。

花前供野赏,酒后发清言。

握手归去,徒销离别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魂(bié hún)的意思:指人在离别时不舍、依依不舍的情感。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曲巷(qǔ xiàng)的意思:狭窄的小巷子。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握手(wò shǒu)的意思:两人用手相互握住,表示友好、合作、祝贺等。

五柳(w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多才多艺。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鉴赏

此诗描绘了在雨中的城市居住环境,显得格外宁静与幽深。诗人通过“曲巷转成村”的描述,展现了小径蜿蜒,仿佛将城市的一隅转化为乡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愁对三春雨”一句,点出了季节与情感的交织,春雨绵绵,似乎也带上了几分愁绪,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而“同过五柳门”,则借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典故,暗示着与友人一同寻访隐逸之地,寻求心灵的慰藉。

“花前供野赏,酒后发清言”,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的场景,既有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酒后的轻松交谈,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雅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

最后,“握手欲归去,徒销离别魂”表达了聚会即将结束时的不舍与淡淡的哀愁。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心中充满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离别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城市生活中的一个温馨片段,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三瑞堂

久矣驰魂梦,今登三瑞堂。

故山有乔木,近事话甘棠。

展骥惭充位,占熊忆问祥。

白云留未去,极望是吾乡。

(0)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其二

东风将小雨,一夕池中平。

春声在疏竹,琅琅有馀清。

公退远世氛,心地莫与京。

宝薰凝窗牖,为君寻鸥盟。

(0)

次韵李举之立春四绝句·其二

三冬文史总空虚,独有施行宽大书。

坐对南墙千个竹,何妨留客煮园蔬。

(0)

姚宰行可和诗索墨酬以元韵·其一

武城民事暇,著述似虞卿。

手握陈玄辈,磨成不朽名。

(0)

梦龄弟生日

周正犹馀八荚蓂,昴星下应一阳生。

貌和冬岭松俱秀,神与梅花溪共清。

定享百龄如卫武,预开三径学渊明。

弟兄此去皆华发,无惜更相荐寿觥。

(0)

石笋桥

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

黄龙窟宅占上游,呼吸风涛势湍紧。

怒潮拍岸鸣霹雳,淫潦滔天没畦畛。

行人欲渡无翼飞,鱼腹蛟涎吁可闵。

二三大士为时出,目睹狂澜心不忍。

小试闲居济川手,远水孤舟寇忠悯。

亦有山僧愿力深,解使邦人指仓囷。

五丁挽石投浩渺,万指硺山登嶾嶙。

辛勤填海效精卫,突兀横空飞海蜃。

趾牢千尺鲛人室,护以两旁狮子楯。

南通百粤比三吴,檐负舆肩走騋牝。

论功不减商舟楫,遗利宜书汉平准。

莫将风月比扬州,二十四桥真蠢蠢。

我时出郊春雨后,鹭点沙汀飏鹰隼。

江亭矫首独遐观,有客南来杯共引。

欲咏河梁拟苏李,颇类鉴湖逢元稹。

江山不逢贤太守,袖手沉吟觉才窘。

况无铁笔拟端明,徒使时人笑蚯蚓。

绣衣屡约吾来游,未遂堪嗟德星陨。

乡来尝以记属我,固避牢辞惭不敏。

传闻江欲飞栋初,异论纷纷互矛盾。

世无刚者桥岂成,名与万安同不泯。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