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仁一初尊师》
《访仁一初尊师》全文
元 / 张昱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愿闻清净法,往谒富春僧。

妙论不厌,道心中自增。

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

岂无夙世因,坐对古佛灯

庶几言下彼此三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富春(fù chūn)的意思:形容地方富饶、风景美丽。

佛灯(fó dēng)的意思:佛灯是指佛教寺庙中供奉的灯,也用来比喻智慧、启迪和教诲。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妙论(miào lùn)的意思:指言辞巧妙、论述精辟。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乘(sān chéng)的意思: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夙世(sù shì)的意思:指前世或过去的生活。

醍醐(tí hú)的意思:指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心中(xīn zhōng)的意思:心中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或信念。

言下(yán xià)的意思:言语中含有深意,不直接明言,而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表达。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作品《访仁一初尊师》,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高僧智慧的敬仰。首句“愿闻清净法”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聆听佛法清净之道的愿望,显示出他对精神追求的虔诚。接着,“往谒富春僧”描绘了他前往拜访僧人的行动,暗示着对知识与智慧的主动寻求。

“妙论听不厌”赞美了僧人讲解佛法的精妙,诗人听得如痴如醉,从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滋养。“道心中自增”则表明他的内心世界因为佛法的启示而更加丰富和提升。诗人感叹:“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将佛法比喻为珍贵的醍醐,强调其对他的深远影响。

“岂无夙世因”暗指诗人与佛法的缘分深厚,可能并非初次接触,而是有着前世的因缘。最后两句“庶几一言下,彼此證三乘”表达了诗人期待在与僧人的交流中,能够共同证悟佛法的三大乘教义,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体现了他对佛法修行的热忱和对智慧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智慧的渴求,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昱

张昱
朝代:元   字:光弼   号:一笑居士   籍贯:元明间庐陵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猜你喜欢

送胡文父还匡庐五首·其三

栖隐峰头树色分,传书遥寄紫阳君。

一声铁笛千林晚,片片桃花落彩云。

(0)

再送左辖吴公十绝句·其四

当年京兆府,一面睹荆州。

讵意飞腾速,鳞符觐玉旒。

(0)

题章氏园亭四首·其四万玉亭

绰约孤亭中,梅花斗清绝。

高天一万株,乱洒罗浮雪。

(0)

余既赋瞻堂十景矣而意有未尽复三绝句写之·其二岩泉

㶁㶁幽岩泉,源流自东鲁。

中有杏树坛,莫认桃花坞。

(0)

出郭望西山诸寺二首·其二

西山四百寺,寺寺金银台。

莫言去天远,回首见蓬莱。

(0)

程氏息园三咏·其一绣佛斋

萧然丈室中,焚香自朝暮。

乍夜文殊过,窗前遍甘露。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