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坐古松下,有僧来叩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解人(jiě rén)的意思:指对人的了解、分析和判断。
金粉(jīn fěn)的意思: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松花(sōng huā)的意思:指松树上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索解(suǒ jiě)的意思:寻求解决办法或答案。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细点(xì diǎn)的意思:仔细、小心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麈尾(zhǔ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索解人(suǒ jiě rén)的意思:指解答问题、解释疑惑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一位诗人静坐于古松之下,偶遇僧侣来访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晨坐古松下”,简洁明了地勾勒出画面的背景,清晨的宁静与古老的松树相映成趣。接着,“有僧来叩扉”一句,将场景从自然引入人文,僧人的到来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禅意和神秘感。
“松花落金粉,细细点春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细节描写,将松花比作金色的粉末,轻轻洒落在诗人的春衣之上,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这一细节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禅宗中追求的清净之心。
“折松当麈尾,相对澹忘机。”诗人以松枝作为麈尾(古代文人手持的拂尘),与僧人相对而坐,彼此间没有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契合与忘我之境。这里的“忘机”二字,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之间超越言语、直击心灵的交流,体现了禅宗中追求的无欲无求、心平气和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汤休不可作,政索解人稀。”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汤休不可作,政事须人理”,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缺乏真正理解与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与僧人的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同时也反思了社会现实中的缺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竹为周廷晖赋
扁舟昔泊湘江曲,曾倚蓬窗看脩竹。
烟稍露叶拂晴空,劲节虬枝挺寒玉。
露天似觉鹧鸪啼,雨夕犹闻湘女哭。
浓阴积翠暖欲飞,苍雪飘香晴可掬。
宦游蓟北几经年,独怜梦断苍梧烟。
今朝画里偶相见,亭亭老干还依然。
阿谁貌此多清淑,错落金朷炫吃目。
吁嗟暝色突帘栊,彷佛秋声落书匤。
濂溪孙子肌骨清,为爱此君坚且贞。
轩窗高挂日相对,岁寒拟共结芳盟。
昨来索我题诗句,诗兴茫茫渺何处。
三湘七泽路漫漫,明月清风足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