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茅柴酒和馀粕,弹接䍦巾去薄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宦 叔 送 往 临 川 宋 /易 士 达 征 衣 何 惜 染 尘 埃 ,款 段 搜 诗 亦 快 哉 。百 里 亭 长 与 亭 短 ,一 天 云 合 复 云 开 。倾 茅 柴 酒 和 馀 粕 ,弹 接 {上 四 下 离 }巾 去 薄 塺 。不 是 剡 溪 清 兴 尽 ,声 声 杜 宇 劝 归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款段(kuǎn duàn)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内容、章节或段落的划分。
茅柴(máo chái)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简陋住所。
染尘(rǎn chén)的意思: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变得不洁净。
剡溪(shàn xī)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天云(t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亭长(tíng cháng)的意思:指掌管亭子的人,比喻负责某个地方或事务的人。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云合(yún hé)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集中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力量或规模。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茅柴酒(máo chái jiǔ)的意思:指的是简朴的生活方式或者朴素的生活情趣。
- 注释
- 征衣:出远门时穿的衣服。
染尘埃:沾染尘土。
款段:缓慢而悠闲的步伐。
快哉:愉快。
百里亭长:管理十里或更长路程的官员。
亭短:短小的亭子。
一天云合:天空中的云聚集。
云开:云层散开。
倾茅柴酒:用茅草烧制的粗劣酒。
弹接䍦巾:用手指弹去头巾上的灰尘。
薄塺:轻薄的尘土。
剡溪:古代地名,著名的风景胜地。
清兴:清雅的兴致。
杜宇:杜鹃鸟。
劝归来:劝告或邀请回家。
- 翻译
- 何必在乎征衣沾满尘埃,漫步寻觅诗意也令人畅快。
无论是长亭还是短亭,天上的云聚又散,变化无常。
用剩余的谷物酿成粗酒,擦拭头巾以去除旅途疲惫。
若非剡溪的美景已尽,那杜鹃鸟声声呼唤,仿佛在劝我归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征衣何惜染尘埃”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洒脱态度,即使衣物沾染风尘也在所不惜,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接下来的“款段搜诗亦快哉”则写出诗人骑马漫游,边走边吟诗,享受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
“百里亭长与亭短,一天云合复云开”两句通过描绘沿途的景色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以“亭长”和“云”的聚散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倾茅柴酒和馀粕,弹接䍦巾去薄塺”写诗人与友人在简陋的环境中饮酒作乐,轻装简行,体现了他们的随性与豪放。最后一句“不是剡溪清兴尽,声声杜宇劝归来”,借杜鹃鸟的叫声唤起对剡溪(浙江名胜)的美好回忆,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在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并适时回归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旅途中的细节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其二
不堪羁寓天一方,无心佩紫兼怀黄。
侍酒无由道路长,如意至今质西凉。
箬溪竹叶傥许尝,艺色何须留窈娘。
缅怀星郎抛令忙,席上微闻鸡舌香。
支颐腾腾之醉乡,惟有曲生可娱肠。
送俞宜民归马耳峰
晴雪集林薄,朝阳熙陇苗。
青天堪数雁,白路自通樵。
愁我未归客,别君还过桥。
何时烧短烛,软语更终宵。